中文版|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中文版6册文集首次面世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在波兰,有这样一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刘慈欣说他“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他的科幻作品被当做哲学系教材。
他就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波兰文坛最耀眼的科幻之星。
中文版|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中文版6册文集首次面世
文章插图

莱姆
塔可夫斯基根据他的科幻小说改编
《飞向太空》铸就电影史上的经典
2021年9月12日是这位科幻大师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纪念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启,波兰更是将2021年直接命名为“莱姆年”。译林出版社于近日适时推出中文简体世界首套“莱姆文集”,包含了他的六部代表作:《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其主之声》《无敌号》《惨败》《伊甸》。 这套“莱姆文集”的诞生,首次向中国读者全面展示了这位顶级科幻作家的魅力。
中文版|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中文版6册文集首次面世
文章插图

在六册中,《索拉里斯星》为全新译本,其余五部皆是首次译介。许多人了解莱姆,都是从《索拉里斯星》开始的。这本书作为莱姆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更作为“一部现代哲学读本”(戴锦华),的确是进入“莱姆宇宙”之门的虹膜密钥。索拉里斯星被神秘的蓝色大洋覆盖,它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执念和渴望,迷惘与恐惧。
1972年和2002年,这部小说分别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史蒂文·索德伯格搬上荧幕。尤其是塔可夫斯基的这次改编,《飞向太空》被提名197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同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铸就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与《2001太空漫游》并驾齐驱,成为影迷心中无法撼动的科幻电影经典。
中文版|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中文版6册文集首次面世
文章插图

幼年莱姆
中文版|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中文版6册文集首次面世
文章插图

莱姆与爱犬
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虚拟现实和3D打印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波兰作家、哲学家。1921年出生于波兰利沃夫(现乌克兰利沃夫)一个富有的医生家庭。当过汽车技工,最终获医学博士学位,创立波兰宇航协会。在1946年至1949年间,莱姆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众多短篇佳构,被译为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代表作有《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等。
莱姆曾在雅盖隆大学学习医学。尽管没有完成学业,但在与教授和同学的对话中,莱姆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在他今后的作品当中:人与机器的边界在哪里?人可以“从原子中”构建出来吗?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标准究竟在哪里?人的创造力能够达到何种地步?机器权限的边界在哪里?在一个机器和人类共同存在的世界里,道德的标杆将会是怎样?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今文明技术发展的同时要去寻找的答案。
1996年莱姆被授予波兰国家奖章“白鹰勋章”,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莱姆是20世纪欧洲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早在70年前,他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对人类与其他文明交流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的小说大量描绘了外星生命,除了《索拉里斯星》那个蓝色的大洋,还有《无敌号》里那些独特的机械昆虫,以及《伊甸》里生活在绝望和恐惧中的外星人类,等等,但这些外来生命与人类完全不同,我们不能指望从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任何好处,对外来生命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