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怎么写的( 三 )


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 。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
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
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 。
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
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
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 。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
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 。
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 。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 。
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
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 。”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 。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
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
说得很对 。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 。
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 。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
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 。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
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 。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 。
省识,是略识之意 。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