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收藏】玉质类鼻烟壶( 二 )


康熙、雍正时期 , 玉质鼻烟壶的生产比较少 , 乾隆二十五年以后 , 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叛乱 , 此后玉材大量东运 , 恢复了中断一百多年的“玉贡” 。 每年春秋两季 , 新疆向宫廷贡玉4000斤 , 几乎垄断了新疆所产之玉 , 玉质鼻烟壶也就成为鼻烟壶品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不仅产量激增 , 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 青玉簸箕纹鼻烟壶 , 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 壶瓶式 , 青玉质地 , 光洁莹润 。 配红珊瑚盖 。 颈部光素无纹 , 肩部至足部满饰簸箕纹 , 雕刻工整细致 。
|【我爱收藏】玉质类鼻烟壶
本文图片

清 青玉簸箕纹鼻烟壶
通高6.8厘米 。 青玉质 , 瓶式 。 此烟壶由青玉制作而成 。 小口、短颈、圆肩 , 椭圆形圈足 。 颈部光素无纹 , 肩部至足满饰簸箕纹 , 配红珊瑚盖 。 玉质光洁莹润 。 雕刻工整细致 。
【|【我爱收藏】玉质类鼻烟壶】道光皇帝嗜好吸鼻烟 , 更加喜欢用玉鼻烟壶 , 曾命令工匠将前朝所做的鼻烟壶内膛掏大 , 这也促进了掏膛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 从道光元年到宣统三年的九十年间 , 受到新疆张格尔叛乱以及国外势力侵略的影响 , 清宫基本依靠乾嘉朝积存的玉料维持内廷的玉器生产 。 由于玉石来源不畅 , 和田玉明显减少 , 民间各地作坊则只好采办岫岩、南阳、蓝田等地的玉石代替和田玉 , 工艺和艺术水平大为下降 。
玛瑙鼻烟壶
“玛瑙”之名最早见于佛经 , 古名琼 , 琼为赤玉 , 即红玛瑙 。 魏文帝《玛瑙勒赋》云:“玛瑙出自西域 , 纹理交错 , 有似马脑” 。 玛瑙的矿物名称为“玉髓” , 是隐晶质石英矿物 , 质地似晶石 , 半透明 , 有玻璃样光泽 , 其颜色有蓝、绿、紫、灰、黑、红、粉红、黄、褐及白等 , 还有杂色带纹理的 , 如锦犀玛瑙、缠丝玛瑙、杂草玛瑙等等 。 玛瑙的品种多不胜数 , 赵之谦亦云“玛瑙诸色毕具” 。
玛瑙鼻烟壶以其天然生成的纹理、表面留存的皮色和精良考究的加工而引人入胜 。 康熙、雍正朝未见有玛瑙鼻烟壶 。 乾隆、嘉庆朝玛瑙鼻烟壶不仅质地温润、琢磨精细 , 而且有些鼻烟壶上还镌刻了诗文 , 其精巧、秀美之气十足 。
道光、咸丰时期 , 由于新疆和田玉不能顺利运入内地 , 玉材顿减 , 玛瑙器得以较大发展 。 玛瑙鼻烟壶较乾嘉朝也大为增加 , 在玉石类鼻烟壶中占居了主流地位 , 可分为杂色玛瑙鼻烟壶(杂色玛瑙地色上有明显的色斑、色丝、色块等)、缠丝玛瑙鼻烟壶(玛瑙肌理内由丝束组成的各种线纹图案)、俏色玛瑙鼻烟壶(利用天然纹理交错 , 形成某种类似景物的图案)、菊花玛瑙鼻烟壶(玛瑙内有发丝纹)、巧做鼻烟壶、留皮色玛瑙鼻烟壶(此类鼻烟壶似于道光年间开始流行 。 这种做工多在蛋清地、浅灰地和淡黄地等单色玛瑙上施用 , 因为这些色地难以巧作 , 才将玛瑙外表的腐蚀层利用起来以增强其色彩效果)等 。
|【我爱收藏】玉质类鼻烟壶
本文图片

清 玛瑙蝈蝈纹鼻烟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通高7.8厘米 。 扁瓶式 , 配粉色玻璃盖 。 烟壶以不透明红褐色玛瑙制成 , 烟壶一面腹上利用土黄色的皮子巧作蝈蝈葫芦 , 一只蝈蝈站立于葫芦上 , 蝈蝈长腿弯曲 , 刻画细腻 。 葫芦呈瓶状 , 上饰古钱币纹 。 圈足有阴刻绳纹 。
玛瑙巧作人物纹鼻烟壶 , 瓶式 。 黄褐色地上利用玛瑙上的黑色 , 一面巧雕武士骑马弯弓射箭 , 驰骋沙场的情景 。 另一面雕刻的是一老者一手扬鞭 , 骑在牛背上 , 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 在壶侧面下部雕刻了一只兔子 , 正在跳跃奔跑 。 整个烟壶动静结合 , 一文一武 , 一张一弛 。 清玛瑙童子戏狮纹鼻烟壶 , 又是一件留皮巧做的典范 。 此壶巧妙利用玛瑙的黄色之皮 , 浮雕成一童子戏狮的图案 。 配绿色翡翠盖 , 形成颜色对比 , 甚是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