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大师写名文:此卷书法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妙品 | 大师写名文:此卷书法曲眉丰颊 , 清声而便体 , 秀外而惠中
鲜于枢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纸本 , 纵48.6厘米 , 横533.3厘米 。 上海博物馆藏 。
【释文】
夫前呵 , 从者塞途 , 供给之人 , 各执其物 , 夹道而疾驰 。 喜有赏 , 怒有刑 。 才畯满前 , 道古今而誉盛德 , 入耳而不烦 。 曲眉丰颊 , 清声而便体 , 秀外而惠中 , 飘轻裾 , 翳长袖 , 粉白黛绿者 , 列屋而闲居 , 妒宠而负恃 , 争妍而取怜 。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 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 吾非恶此而逃之 , 是有命焉 , 不可幸而致也 。
穷居而野处 , 升高而望远 , 坐茂树以终日 , 擢清泉以自洁 。 采于山 , 美可茹;钓于水 , 鲜可食 。 起居无时 , 惟适之安 。 与其有誉于前 , 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 , 孰若无忧于其心 。 车服不维 , 刀锯不加 , 理乱不知 , 黜陟不闻 。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 我则行之 。 伺候于公卿之门 , 奔走于形势之徒 , 足将进而趦趄 , 口将言而嗫嚅 , 处污秽而不羞 , 从子于盘兮 , 终吾生以徜徉 。
右韩文公《送李愿归盘谷序》 , 大德庚子 , 枢以事至东昌 , 吉甫兄适任总判 , 遗其子袖此纸徵书 。 寄寓村舍 , 文房之具不备 。 人有千金应科笔相借者 , 皆南人讬名伪作 , 一入墨锋便散 , 凡四五易竟此卷 , 然皆不成书 , 仅兑违命之责尔 。 拙恶之讥 , 所不敢辞 。 困学民鲜于枢记 。
【书家】
鲜于枢(1246-1302) , 字伯机 , 号困学山民 , 寄直老人 , 赵孟頫齐名 。 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 , 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
鲜于枢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气 , 身材魁梧 , 胡须浓重 , 朋友们称其为“髯公” 。 同时期的诗人柳贯说他“面带河朔伟气 , 每酒酣骜放 , 吟诗作字奇态横生 。 其饮酒诸诗 , 尤旷达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 。 自负随意的性格 , 一开始就导致他与周围环境及上层当权者的种种冲突 。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后 , 鲜于枢先后辗转于汴梁、扬州、杭州、金华等地 , 担任一些中下级官职 , 很不顺利 。 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 , 一语不合 , 则拂袖而去 , 为百姓爱戴 , 称“我鲜于公” 。 曾三次去官或遭贬 。 37岁后定居杭州 , 于西湖虎林筑困学斋 。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 , 未及到任 , 逝于钱塘 , 年仅57岁 。
鲜于枢早岁学书法 , 未能如古人 , 偶于野外看见二人挽车泥淖中 , 顿有所悟 。 他写字时多用中锋回腕 , 笔墨淋淳酣畅 , 气势雄伟跌宕 , 酒酣作字奇态横生 。 他的功力很扎实 , 悬腕作字 , 笔力遒健 。 同时代的袁褒《书林藻鉴》说:“困学老人善回腕 , 故其书圆劲 , 或者议其多用唐法 , 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 , 六年间 , 见其书日异 , 胜人间俗书也 。 ”
书法家陈绎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 , 余问之 , 嗔目伸臂曰:胆!胆!胆!”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 , 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 , 并称“二妙”、“二杰” 。 赵孟頫对鲜于枢的书法十分推崇 , 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 , 伯机过余远甚 , 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 伯机已矣 , 世乃称仆能书 , 所谓无佛处称尊尔 。 ”虽为谦辞 , 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鲜于枢的书法成就 。
传世的鲜于枢墨迹有40多件 , 分楷书、行书、草书三大类 , 艺术成就以草书为最 。 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卷上》、《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卷》、《论草书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