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两句论语怎么写( 二 )


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 。
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 。
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 。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 。
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 。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
言要则知,行至则仁 。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
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 。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二说大同小异 。
10.子 。
3.论语默写经典语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默写两句论语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