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必须应纠正的不良性格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 。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三岁前必须应纠正的不良性格】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 。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 。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 。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
4高危“性格信号”家长应干预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 。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 。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 。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
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对孩子要进行帮助和干预了 。
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
“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得最揪心的话 。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 。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 。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 。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 。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 。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 。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 。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 。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 。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
改进方法: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 。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 。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 。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a+”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
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 。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 。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 。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