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龘,读作dá,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 。
三、爨,读作cuàn,本意:为烧火做饭分爨(旧时指分家),分居异爨 。
四、鼊,读作bì,古书上说的龟一类的动物 。
扩展资料:
爨cuàn
〈动〉
(1) 烧火做饭
爨,炊也 。——《广雅》
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说文系传》
爨
爨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任数》
(2) 又如:爨人(爨夫 。厨师);爨室(厨房);爨妇(执炊的女人)
(3) 烧;烧煮 [burn]
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 。——《水经注》
词性变化
爨cuàn
〈名〉
(1) 炉灶 。一种土、陶制的厨房炉子、灶
翻怜爨下劳薪 。——张炎《风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烟(应该是炊烟 吹烟)
爨cuàn〈地名、姓氏〉
古乌蛮、白蛮大姓,又是古地域名 。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汉族爨氏大姓演变而成 。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两部(均在云南东部),大抵以曲靖至建水为界 。东部以乌蛮为主,西部以白蛮为主 。
元代一般以乌蛮为黑爨以白蛮为白爨 。明以后爨则专指“罗罗” 。西爨地区的白蛮,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滇僰、叟、爨为主体而不断融合其它各族(主要是迁入这个地区的汉族)人民而形成的一个接受汉族文化较多的民族集团 。
当时住在洱海地区的“河蛮”及其附近的“松外蛮”,虽都是“白蛮”的一部分还不在爨氏统治的范围内 。
东爨的乌蛮,主要居住着“昆明”人的许多部落 。号称“昆明十四姓”、“乌蛮七部落” 。主要有“阿竽路”(今东川)、“阿猛”(今昭通)、“夔山”(今大关、镇雄)、“卢鹿”(今宣威及贵州水城西)、“磨弥剑(今宣威、曲靖)“暴蛮”(今贵州兴义、普安)以及四川凉山地区的“勿邓” 。
到了唐宋时期,云南腹地的白蛮和乌蛮,通过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语支的彝、纳西、哈尼等族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爨
6.爨爨 拼音:cuàn 注音:ㄘㄨㄢˋ 简体部首:火,部外笔画:26,总笔画:30,是笔画第二多的简化汉字 。
第一多的是‘齉’,为36画 。繁体部首:火,部外笔画:25,总笔画:29 五笔86:WFMO 五笔98:EMGO 仓颉:HBDDF 郑码:NBGU 笔顺编号:32 11 25 12 51 51 14 51 23 41 23 41 34 43 34 四角号码:7780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28[1] 基本字义 ● 爨 cuàn ㄘㄨㄢˋ ◎ 烧火做饭:分居各~ 。
◎ 灶:“客传萧寒~不烟 。” ◎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 。
《文房四宝~》 。◎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
◎ 姓 。[1] 详细字义 爨 cuàn 〈动〉 (1) 烧火做饭 爨,炊也 。
——《广雅》 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说文系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2) 又如:爨人(爨夫 。
厨师);爨室(厨房);爨妇(执炊的女人) (3) 烧;烧煮 [burn] 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 。——《水经注》[1] 词性变化 爨 cuàn 〈名〉 (1) 炉灶 。
一种土、陶制的厨房炉子、灶 翻怜爨下劳薪 。——张炎《风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烟(吹烟)[1] 爨 cuàn 〈地名、姓氏〉 古乌蛮、白蛮大姓,又是古地域名 。
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各家族集团演变而成 。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两部(均在云南东部),大抵以曲靖至建水为界 。
- 考试之前500字作文怎么写
- 秦孝公到秦始皇之前有还有多少位国君?
- 荷兰豆炒之前要焯水吗 荷兰豆炒之前要焯一下吗
- 工作之前的经历怎么写
- 爨这个字怎么写
- 西米煮之前要不要洗
- 豆腐丝瓜汤的做法有哪些
- 爨体字怎么写
- 干煸四季豆为什么要先焯水 干煸四季豆之前要不要焯水
- 在她穿越之前,她是一名离婚法官,爱上了一个叫王子的男人。之后她演了一个快穿的角色,那是每个世界里那个男人的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