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
石碑上记载的都是些功比姜太公、德如孔仲尼之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流传后世,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干的人却因为没有立碑吹捧,只能任名声淹没在岁月中,最后也就只有当地人知道 。白居易此诗正是讽刺了这种为了立碑而夸耀门第、歌功颂德之风 。
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人为了给逝者求得一篇好墓志铭,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笔价钱专门找人来撰写,而撰者为丰厚的利润所驱使,也不管逝者的为人品德事迹究竟如何,只为了应付所需,随手就能写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样伟大的为贤者嗤、令后代疑的文字 。《旧唐书·李邕传》中就有记载:“邕擅才名,尤长碑颂 。
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賫持金帛,往求其文 。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钜万 。
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李邕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尤其擅长歌功颂德的碑文,也正因为有着“鬻文获金”这样强大的生活技能,所以李邕虽然经常被贬官,但生计并不成问题,甚至还能用这些润笔费来应付结友交游所需的巨大开销 。
刘禹锡也曾在祭韩愈文中说过:“公鼎侯碑,志隧表阡 。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
提到韩愈因为善写碑文,经常通过给别人写碑文而赚取巨额稿费一事 。事实上韩愈曾为王用撰写了墓碑,于是得到了“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作为报酬 。
韩愈还在《平淮西碑》大力称赞了韩弘的贡献,因此得到了韩弘的“绢五百匹”,即相当于四百贯钱,而韩愈当时一个月的薪水仅二十五贯钱,一年也不过三百贯,由此可知这种润笔费极为可观 。至于韩愈其他的“谀墓”之作,颇受时人讥讽,他的朋友刘叉曾十分眼红韩愈写碑文赚的这些润笔费,拿了他数斤金子扬长而去,还振振有词道:“你这是谀颂死人得来的,不如送给我当生活费 。”
白居易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后也收到了价值六七十万钱的“臧获、舆马、绫帛,泊银鞍、玉带之物”,虽然白居易念及与元稹之间的情谊本不愿接受,但推辞不得之下便将这些财物捐给了香山寺,以作修缮寺庙之用 。正因为撰写墓志的报酬是如此的丰厚,在这样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这些墓志铭的执笔人也就不能不为逝者粉饰贴金,乃至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了 。
不过这种“鬻文获金”的行为总是不大令人瞧得起的,《太平广记》中便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 。有送润毫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 。
’”就连杜甫也曾作诗嘲讽过李邕这些以撰写墓志换取巨额稿费之人:“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 。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 。
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 。
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可见时人对这些好撰墓志铭之人的鄙夷态度 。
当然,在墓志上贴金并不是唐人才有的习惯,而是自古已有之 。早在北魏时就有人明确指出这种墓志贴金的现象了,《洛阳伽蓝记》中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时中庸之人耳 。
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 。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 。
- 表扬捐钱精神的最后一段怎么写
- 泰语怎么写自己的名字
- 操纵着拼音怎么写
- 百叟宴上的欢迎词怎么写
- 店面减租的申请书怎么写
- 一天四次的医嘱怎么写
- 小班数学树叶飘飘反思怎么写
- 一分钟的拼音怎么写
- 关于一个足球的采访理由怎么写
- 树倒了怎么办写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