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中人|杜牧在扬州写给“意中人”的两首赠别诗,潇洒多情,均成千古名作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开扬州奔赴长安。杜牧在扬州时,当真是风流倜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他对自己的调侃,也是对自己的定位。杜牧离开扬州时,特意与在扬州结识的“意中人”们告别,并留下了一些诗作,下面这两首《赠别》,便是其中写得最好的作品之一,这两首诗,名气都很大,均是流传千古的名作。
一、娉娉袅袅十三余
《赠别二首·其一》是诗人赞美“意中人”美丽绝俗的一首作品,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她担任幕僚时,诗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杜牧这首诗,从人写到花,又从花写到闹市,再从闹市写到美人,组合起来,将杜牧这位意中人的美,烘托得十分形象,二十八字挥洒自如,充满了艺术美感。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开头两句写意中人的美好形象,“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她姿态举止轻盈美丽正如十三年华,又如二月初春时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娉娉袅袅”是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突出了年龄的娇小,七个字中没有一个具体的人称,但却写得很有画面感,形象鲜明生动,可以说空灵美妙之极。
意中人|杜牧在扬州写给“意中人”的两首赠别诗,潇洒多情,均成千古名作
文章插图

接着诗人写花,但明显是将花比作女子,“豆蔻花”含苞时是非常美丽的,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看起来淡雅而又美丽,更何况还是豆蔻梢头、随风起舞的花朵,那样子就更加可爱了。杜牧的比喻,不仅用语清新,而且十分新颖独到。
后两句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在十里春风中,即便是看遍了扬州城的所有佳丽,也比不上她卷起珠帘时的美丽模样。唐代扬州城非常繁华,十里长街在春风的吹拂下,美丽之极,而在繁华的扬州城中,又有多少粉黛佳丽,但这些美人们,却全都不如诗人的意中人,由此足见,她的美丽。
意中人|杜牧在扬州写给“意中人”的两首赠别诗,潇洒多情,均成千古名作
文章插图

杜牧用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压低了扬州城中的所有美人,只为了突出自己意中人的美,犹如众星拱月,相信他的这位意中人看了,一定会从心里乐开了花吧。
二、多情却似总无情
《赠别二首·其二》主要是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留恋惜别之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首二句说,“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感情太过丰富了反而显得无情,即便是在酒宴前也笑不出来。诗人要和所爱之人离别了,感情自然是难受之极的,但他却写“无情”,其实是为了突出爱得太深、太多,以至于显得无情。而在离别的宴会上,面对美酒佳人,杜牧即便想强颜欢笑,也笑不起来了,诗人用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将内心感受,委婉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意中人|杜牧在扬州写给“意中人”的两首赠别诗,潇洒多情,均成千古名作
文章插图

【 意中人|杜牧在扬州写给“意中人”的两首赠别诗,潇洒多情,均成千古名作】后两句更是一个妙喻,“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案头的蜡烛,似乎有心为人惜别,你看它替人流泪一直到天明。杜牧这里是借物抒情,因为他内心的凄凉感伤,所以看到周边的一切事物,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诗人观察到了滴蜡的蜡烛,蜡烛之心,现在变成了惜别之心,将蜡烛进行了拟人化,更妙的是写它彻夜“流泪”,而这泪水似乎也是为了诗人的离别而流。诗人即便不写自己的感伤,也能让人感受到那无穷的离别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