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倚婵娟楷书怎么写( 四 )


从字体来说,有篆、隶、草、行、楷书,还有一般所称的“魏碑体”,实际上指的是带有隶意的楷书,开始时应该先学哪种体?从字形讲,有大字、中字、小字,练习时应该选择哪号字合适?至于从风格流派来说,那就更多了 。这当中有没有循序渐进的问题?有没有便于学习的规律?应该说是有的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经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过程 。这种过程就是循序渐进 。它符合人们思想规律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因此也是学习的科学规律 。问题是如何运用到学习书法中来 。这里且不谈在临写掌握结构和笔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问题,只谈字体和字形的问题 。
从字体上讲,有人主张从隶书或魏碑开始,认为学习隶书和魏碑对训练基本功有利 。当然从学习魏碑开始未尝不可,因为它已经属于楷书范畴了 。如果从隶书开始练习,只从掌握隶书体出发自然是可以的,但如果从隶书开始掌握结构、笔法的基本功力,成为掌握各体的基础来说,我认为不如从楷书开始,从目前初学者看,大多从学楷书开始,篆、隶、楷、行、草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 。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 。将楷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 。
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 。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走了弯路 。
关于字型的大、中、小,初学者以何种为宜?一般讲以中字作为练习开始为好,即二寸见方的字,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神策军碑》 。初写小字,容易见效果,因为字型小,笔画间架间隔小,书写时容易掌握和控制 。然而写惯了小字,遇到写大字,间架结构的笔法间隔距离大了,书写时对笔画的掌握和控制就不容易,很可能出现疏散松懈或紧密不匀等等现象 。写二寸见方的字,写大字时有伸展的余地,写小字则更容易掌握 。
楷书名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 。有的丰厚雍容;有的紧密险峻;有的倚侧秀逸;有的挺拔刚劲;…… 。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从有利于练习基本功力和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来考虑练习哪种风格有利 。现在许多人练习书法,往往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家中挑选一家的作品来作为范本 。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诸遂良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为练习基本功的范帖 。初练楷书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这些家,墓志中有许多碑都写得很好,如隋代的《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等也可以临习 。
欧阳询是唐初书家,以擅长楷书出名 。《旧唐书》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或以为楷模焉” 。说明唐代时即把他的字当作范本来临习了 。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 。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稍加变动就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 。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 。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 。这对练习基本功是合适的 。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紧密险劲的结体和笔法,要在这种风格上变化也比较难 。他的楷书作品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最著名,另外《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也都可以临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