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

说起对古代文化的整理,有两本书我们都听说过。一本是明朝时期的《永乐大典》,另一本是清朝时的《四库全书》。这两本书可以说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政府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编纂这些书。这两本书都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影响深远。不过同样是对古文化进行整理,《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抑。我们今天看一下,这两本书差距在哪,为何评价悬殊这么大。


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
文章插图

先看一下《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时候编纂的,因为朱棣的年号是永乐,所以才叫这个名字。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书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其中苞愧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
文章插图

再看一下《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清朝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位时让大臣编写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乾隆帝。在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
文章插图

这样看的话,大致意思就是,这两本书都很厉害,里面的东西都很多。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不过事实上悬殊却非常大。
【 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永乐大典》是类书。所谓的类书,指的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简单的说和现在所说的数据库差不多。就是说这本书对古代的各种书籍和文献进行整理,然后全部收集进来。经过整理,之后查询起来更加方便,这就是类书。这本书对之前的书没有任何修改,只不过是记录在册。


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
文章插图

而《四库全书》是丛书。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我们仔细看一下里面的关键词“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说白了,按照这个标准来编纂图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如果带有主观色彩编纂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可能有很多书不符合标准,或者里面有些内容不符合标准。这样这些书就不会记录在册或者有些内容不会被记录。就出出现断章取义的状况。


贬义|为何《永乐大典》备受赞扬,而《四库全书》却遭到贬义,差别在哪
文章插图

看起来这两本书都是对古代文化进行收集然后整理,不过目的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汇总,而另一个更像是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图书,换个角度来讲就是想要毁了那些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图书。确实,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清朝统治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清廷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这种做法就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这也是文字狱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