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谷文昌之歌

四十一、改写西方寓言 , 功追大禹!
写过著名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英国小说家毛姆 , 在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的序言中 , 曾这么描述:“如果你带一根木麻黄的树枝上船 , 哪怕再短再小的一根 , 也必定会招来顶头的风 , 阻碍你的行程 , 或者招来狂风暴雨 , 危及你的性命 。 ”毛姆说木麻黄是未经驯化的西方世界的树 , 但是无论他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 , 都不会想到 , 这个关于木麻黄的寓言后来在东方被一个叫谷文昌的中国人给改写了 。 在西方世界寓意为“灾星”的树 , 被这个中国官员正名为盐碱沙滩里扎根、恶劣环境愈砺其风骨、飞沙扬砾愈彰其护民底气的“先锋树种” 。 同时 , 他创造了另一个愚公移山般的新寓言 。
别说毛姆 , 只怕谷文昌自己也想不到 , 木麻黄尤其那九棵至今依然傲视风雨的木麻黄 , 以其当年的坚挺和引领 , 成为一代代人从中汲取奋斗信念和拼搏精神的活教材 , 也成为谷文昌精神的象征 。
我在采访中听说一串串故事后 , 一直有个心愿想去寻访那九棵木麻黄 。 某年再访东山已将之列入行程 , 却由于向导迷途 , 加上归期迫在眉睫 , 找了一遍未找到 , 又没时间踏遍丛林 , 乃衔憾而去 。
谷文昌当年种树愈挫愈奋 , 我辈寻树又岂能轻易息心?2020年秋 , 谷文昌诞辰105周年这天 , 我带着六名党员干部远道再寻最初的那九棵木麻黄——终于 , 在白埕村 , 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九棵参天大树 , 远远向我们招手 。 当年这里是乌礁湾海边的风口 , 吾辈复登临 , 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当年风沙肆虐、田园荒漠的情景 。 每一个移步靠近并抚摸端详它们的人 , 都能在谷文昌留下的遗物身上听到故事 , 读到深情 , 获得启示 。
【毛姆|谷文昌之歌】我看过它们小时候和谷文昌的合影 , 一晃一甲子 , 当年的小树苗在这座海岛的生态防护林带中依旧是雄风不减、福泽百姓的翘楚 。 这九棵当年让谷文昌如获至宝的树啊 , 何其不是让东山由丑小鸭变白天鹅、给百姓脱灾造福的缩影 。 谁来这里仰望而不若有所思呢?
可以说 , 谷文昌当年坚信:能活九棵就一定能活九千棵、九万棵 , 绝非一时激情之下的慷慨陈词 , 更不是主观臆断的虚妄之言 , 而是建立于尊重科学的基础之上的 。 谷文昌领导的东山人民的造林运动 , 不是蛮干 , 而是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巧干 。
空话和大话难以为继 , 再大的“卫星”都会一头栽落 , 树一棵棵地种、一株株地活 , 才是硬道理 , 才能使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持久 。 谷文昌在任那些年 , 带领百姓植树造林逾八万亩 , 单就为改变东山千百年来恶化的生态而言 , 功追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