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黄河铁牛”捞出后,露天暴晒却不被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黄河铁牛》曾言:“乌蹄拉直蒲津渡 , 黄水托高秦晋贤 。 ”自古以来 , 黄河便为中华民族母亲河 , 黄河流淌间 , 中华民族得以稳定发展 , 滚滚黄河中 , 亦有无数秘密存在 。
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源远流长 , 在过去的几千年发展进程中 , 我国曾创造出无数文明瑰宝 。 在现代社会历史研究事业推进的过程中 , 许多来自古代社会的文物 , 亦能为我们提供相应帮助 , 为世人展现更加真实的历史发展背景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 我国考古专家便奔波各地 , 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文物 , 对历史空白加以填补 。 曾经 , 一件重达70吨的唐朝黄河铁牛 , 被专家们顺利捞出 , 在捞出这一珍贵文物后 , 专家们却将其露天放置 。 当民众询问专家为何会露天放置文物 , 不对其加以保护时 , 专家则表示:不敢动 。 这一黄河铁牛究竟是何来历?为何专家会如此对待这一文物呢?
|千年前“黄河铁牛”捞出后,露天暴晒却不被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本文图片

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 , 黄河铁牛被称为开元铁牛 。 公元725年时 , 当地政府为稳固浮桥 , 联系交通修建开元铁牛 。 到了元朝末年时 , 各地战乱频发 , 黄河铁牛便被弃之不用 。 随着黄河河床的不断抬高 , 黄河铁牛被逐渐掩埋于河岸之中 , 淡出人们的视线范围 。
上世纪40年代 , 曾有山西永济民众在下河玩耍时 , 意外摸到铁牛牛角 , 在往来船只行至此地时 , 亦会出现被牛角划伤船底的情况 。 上世纪50年代开始 , 为治理黄河水患 , 我国有关部门决定在当地修建用于蓄洪的水库 , 保障附近民众的安全 。 受修建水库的影响 , 黄河铁牛所在之处的河床日益淤积 , 黄河铁牛则被深深地埋在黄河的淤泥当中 。
|千年前“黄河铁牛”捞出后,露天暴晒却不被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本文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末期 , 永济地区的博物馆工作人员 , 在经过调查走访后 , 确定铁牛埋藏位置 , 而后 , 相关专家便决定将黄河铁牛挖掘出来 , 对其进行相应的历史研究 。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谋规划 , 最终 , 在1989年8月份时 , 四尊黄河铁牛重现于世人面前 , 此次考古发掘活动结束后 , 除黄河铁牛外 , 还有着其他的铁质文物一同问世 。
自黄河铁牛出土以来 , 便得到我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 在对黄河铁牛进行了解后便可发现 , 黄河铁牛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发现的黄河古渡口遗址文物 , 它的出现为我国研究古代黄河水利及当地的地理环境 , 提供重要资料 。
|千年前“黄河铁牛”捞出后,露天暴晒却不被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本文图片

据相关专家测算 , 每尊黄河铁牛均长约3米、宽约1.3米、高约1.9米 , 牛尾处有着直径约0.4米 , 长约2.3米的横轴 。 据估计 , 铁牛各自重约30吨左右 , 加上底部重达40吨的底盘和支柱 , 总共重达70吨 。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当中 , 想要建造出如此规模的铁牛 , 亦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 更不要提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古代社会 。
基于这一原因 , 专家们认为黄河铁牛集结着古代工匠的独特智慧 , 在对黄河铁牛进行观察后便可发现 , 黄河铁牛的造型较为生动完整 , 体现着古代社会中的最高铸造工艺水平 。
|千年前“黄河铁牛”捞出后,露天暴晒却不被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本文图片

虽四尊黄河铁牛被成功挖出 , 可对于黄河铁牛的保护工作 , 却令在场专家头痛不已 。 若将黄河铁牛全部搬回博物馆 , 在运输过程中 , 很可能对黄河铁牛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 经过一番考量 , 专家便决定将黄河铁牛等其他文物原地升至12.2米 , 在地表以上恢复其原本样貌 , 而后以露天的方式陈列两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