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就业推动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的措施】_原题为:团结奋斗开新局 喜迎工会十八大·专家笔谈(引题)
以高质量就业推动职工生活品质提升(主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 让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是新征程上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迈向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探索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人民生活质量概念 , 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 。“十四五”规划要求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其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之一,共同富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好人民福祉与人民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使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从内涵上看 ,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生态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富足状态 。从实践上看 ,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8.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4%,健康素质总体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2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83元 。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前提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依然明显,劳动力存量接近9亿,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600万人,人力资源优势突出 。可以说 , 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夯实职工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我国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又一实质性进展 。
不断巩固工会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的成效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已成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各级工会组织在努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职工生活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2021年 , 全国总工会发布了《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作为专项行动纳入其中 。随后,全国总工会先后下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发布第二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以此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使职工信念更加坚定,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生活环境更加幸福 ,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工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履行基本职责之余,进一步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
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让“娘家人”更加名副其实 。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全国总工会专门下发的《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 为工会组织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更加清晰、更具操作性的工作路径 。各级工会聚焦重点群体,不断拓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加快推进建会入会,共同维护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经济权益,解决劳动关系认定难、劳动基准确定难、社会保险覆盖窄、职业安全保障差、平台抽成不合理等问题取得新突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
构建起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夯固基础 。截至目前,31个?。ㄇ⑹校┕せ岷托陆ㄉ璞抛芄せ峋言谌芄せ崾缘愕幕∩峡沽耸〖妒缘愎ぷ? ,推动落地了一批帮扶服务职工项目,培育储备了一批服务职工基地、关爱职工公益伙伴,形成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成果 。在各级工会的努力下,职工生活品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平安返乡”等工会品牌 , 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真正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办职工之所需 。丰富职工的生活资源供给 , 保障职工的福利待遇,深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 , 推动课后子女托管班、养老托育、免费健康体检等职工关爱机制建设 。
高质量就业推动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的路径和问题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助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以帮助职工从多个方面满足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首先,就业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的经济来源,高质量就业能够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 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其次,就业是实现人生价值、打破阶层固化、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 。高质量就业能够给劳动者带来体面和尊严,实现工作生活的平衡,也有利于实现人口、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再次,高质量就业能够有效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就业公平,不仅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劳动力大市场的必要举措 。
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是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就业在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无论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都在1100万人以上 。即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冲击 , 我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表现出较强的就业韧性 。与此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3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3.69万元,10年间翻了一番多 。总体看,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与职工生活品质的提高,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
提高就业质量是职工提高生活品质的前提 。衡量就业质量的维度有很多,一般认为,就业质量应该包括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就业稳定、职业发展、职业培训、就业公平、工作生活平衡等多方面因素 。可以看出,就业质量与职工生活品质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交叉和重合 。当前,提高我国就业质量还有很大空间,与高质量发展和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工资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劳动者工资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了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但相对来说,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除了总体平均工资水平不高外,收入分配差距也较大;二是工作时间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9小时,明显超出了劳动法规定的周平均工作时间 。许多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更长 。过长的工作时间不仅会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 , 还导致了年轻人没时间婚恋,生育率持续下降;三是社会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尚未完全覆盖灵活就业群体,而且由于劳动关系不确定,平台企业为灵活就业者缴纳保险的动力不足 。此外,对低龄老年劳动力的劳动保障也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保障体系;四是就业不公平现象仍然普遍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 , 仍存在着诸多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的因素 , 减少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而部分女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等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就业歧视,无疑是推高青年失业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是职业发展空间狭窄 。由于“就业极化”现象的存在,不少灵活就业者出现“去技能化”倾向,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成为靠拼体力、拼青春的“新体力劳动者”,职业发展呈“直线型”“重复型”状况,缺乏向上流动路径 。
以高质量就业推动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的政策建议
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 , 就必须尽快补齐短板 , 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扎实的基础 。
努力实现就业增量提质 。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首要任务,实现充分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及未来很长的时期,不断扩大就业、持续增加就业岗位都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稳就业、扩就业首先就要稳增长,要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主导作用,注重提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 。稳就业还必须稳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积极性 。
强化法治在提高就业质量中的作用 。提高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法治的力量,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依法治理,对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说“不” 。尽快建立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将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两同步”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 , 注重社会保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适应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挑战 。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就业 , 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
高度重视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无论是实现充分就业还是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 而职业技能培训是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关键所在 。在不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激发劳动者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实效 。值得强调的是,要把提高培训实效放到重要位置,消除培训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以是否真正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评价标准和最终目标 。高度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职业发展渠道,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
关注重点群体就业质量的突出矛盾 。目前,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脱贫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就业等是我国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群体 。虽然就业质量是共性问题,但每个群体的难点又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分类施策 , 精准服务,缓解他们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 。针对影响就业质量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开展专项治理 。
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 。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提高就业质量、进而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 。在我国影响就业质量的众多矛盾中,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 , 但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 。这其中,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等结构性失衡问题,是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主因之一 。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同时存在着失业与岗位空缺的现象 。因此 , 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多开辟一些专题招聘、专项招聘、特色招聘等渠道和平台,减少劳动力市场信息过多造成的“盲目海投”现象,提高招聘求职的效率和精准度、针对性,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匹配成本 。
加强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评价、监督和指导 。建立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和短板 , 提高政策的自我优化能力 。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切实让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 。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试验区 ,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合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目标顺利实现 。
(李长安,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
- 贷款的房子可以加名字,房产证贷款能加名字吗
- cdr该怎么样才可以标注尺寸
- 中国同性恋可以领结婚证
- cdr该怎样才可以加粗
- 怎样擦不锈钢门又亮又干净,不锈钢门可以用小苏打和可乐洗
- 猕猴桃可以放冰箱冷藏保存吗,猕猴桃是常温还是冷藏保存好
- 带壳生蚝可以冷冻保存吗,带壳生蚝直接放冰箱冷冻可以
- cdr应该咋的才可以透视效果
- EXCEL2013如何启用宏,Excel表格如何才可以使用宏
- 北京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几次,北京失业补助金什么时候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