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书|赣生师辅导我写论文

1984年7月 , 天津市文化局将戏研室扩编为艺术研究所 。 与此同时 , 该所创办了大型理论季刊《艺术研究》 , 张赣生老师被任命为主编 。 在此任上 , 他干得风生水起 , 即使后来当了副所长 , 仍是兼着此职 。 记得当时他对试刊号的封面不满意 , 于是便赴京请黄苗子老先生题写了篆字刊名 , 回来后他又自己设计了几个封面样稿 , 还非常专业地画了一个两厘米见方的标志 。 后来刊物正式出版时 , 用了样稿中的一个 , 素白的底子上四个方形篆字组成一个大方块 , 配以代表“春夏秋冬”不同颜色的色条 , 再加上封底的标志 , 果然雅气 。
成了赣生师的“徒弟”后 , 除了照常去他家外 , 我还经常往他们单位跑 。 在他的引荐下 , 我先后认识了所里吴云心、洪忠煌、吴同宾等一批研究人员 。 正是在与这些人的交谈中 , 我曾经有过的写作欲望又被激活了 。 于是在一次赣生师评点我的画作后 , 我向赣生师提出 , 也想写篇文章在《艺术研究》上发表 , 并说在刚刚创刊的《今晚报》上 , 我已发了几篇小文 。 赣生师听后未置可否 。
过了几天 , 赣生师见到我说 , 他考虑了一下 , 认为我在评论方面思维不够活跃 , 不妨先做做史料工作 , 并建议我带着“问题意识”从有感觉的选题下手 。 那时辽宁省曲协给我父亲寄来一本他们从清代刻本上辑录的《子弟书选》 , 我看后发现里面的词句典雅工整 , 非常喜欢 。 听父亲讲 , 这些唱词因源自清代八旗子弟的酬唱交游 , 故称子弟书 , 其作者中成就最高者是韩小窗 。 当时纯粹是出于好奇 , 顺着父亲的提示 , 我开始在家中翻找资料 , 希冀能够从中发现更多子弟书及韩小窗的信息 。 父亲的曲艺史料收藏 , 被当时国内同行称为较丰者之一 。 但失望得很 , 不但韩小窗的信息寥寥无几 , 而且有关子弟书的记载也就那么几条 。
在一次与赣生师聊天时 , 我无意中说了关于子弟书的情况 , 赣生师敏锐地指出:“这就是一个研究课题 , 你不妨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写篇考证文章 。 不要贪大求全 , 就从韩小窗生平和作品入手 。 ”接着他便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筛选、结论的推理与形成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 并具体提示说 , 可以从大量清人笔记中查找资料 。 于是在他的辅导下 , 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收集与撰写 , 我的首篇学术论文《韩小窗生平及作品小考》于1986年春天完成 , 这篇六千余字的文章发表在当年《艺术研究》夏季号上 。 赣生师除了是刊物的主编外 , 还是我这篇习作的责编 。 此文后来能够受到国内子弟书研究顶级专家任光伟、耿瑛等前辈的称赞 , 与赣生师的悉心辅导与严格把关密不可分 。
【子弟书|赣生师辅导我写论文】正是在此基础上 , 我的考证兴趣大增 , 随后又在赣生师的辅导下 , 写出了近两万字的论文《鼓矇与说唱艺术》 , 刊于1989年《艺术研究》冬季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