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似篮而长 , 如鞍而狭 , 两端攀以竹系 , 世人呼为竹马 。
竹马会是以演唱和跑竹马相结合的一道民间花会 , 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舞蹈 。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 , 寺各庄竹马会主题内容取材于我国西汉历史上的真实故事 , 是以昭君出塞为背景 , 排演出的一道民间花会 。
锣鼓阵阵 , 曲声悠扬 , 凤冠端庄 , 队势雄壮 , 可谓热闹非凡 。 每当寺各庄竹马会演唱的时候 , 其悦耳的曲调声荡响在大街场院 , 唱腔激越 , 使人欢欣 。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看似简单的竹马 , 制作起来工艺复杂 。 首先将原材料进行加工 , 挑选竹条 , 以竹蔑为骨架 , 蜡烛熏表皮 , 让竹条表面受热 , 再用大火燎竹片 , 弯出弧线骨架 , 一根根坚硬的竹片在传承人程立东手里任凭弯曲 。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马头的制作最为复杂 , 马脸的长度要适中 , 骨架用粗细竹绑扎 , 表面以毛头纸裱糊 , 再绷布面 , 有黑、赤、青、花、白等多种颜色 , 马头与马身用柔质帆布条连接 , 系好缰绳 , 脖挂马铃套 , 马背两侧画上绸料绣花马垫子和马镫 , 这样 , 一匹匹活灵活现的竹马就制成了 。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竹马会道具制作精细 , 仿真性强 , 从头饰到服饰皆华美秀丽 。 乐器上 , 锣、鼓、钹各一个 , 当锣鼓一响 , 伴奏曲顿停 , 立时鼓噪锣鸣 。 八位演员排成两路纵队 , 包含“送亲大臣”“昭君娘娘”“宫女随从” , 以及“迎亲使者”等 , 这八人便象征着千军万马 。
上场前 , 老会成员跨入马鞍孔 , 将竹马提于腰部 , 并用布袋系紧 , 藏于戏服之下 , 观之如演员跨于马上 , 生动形象 。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竹马表演主要依靠阵型变化 。 “龙摆尾”犹如游龙摆尾;“里外卷毛”分为男女两队 , 围成四方阵型 , 交叉对跑;“穿花篱笆”相互交叉跑位 , “盘玉柱”四人举鞭围成一圈 , 丫鬟于场地中间转伞 , 四人奔跑旋转时犹如龙盘柱子 。
八位演员穿梭往来 , 冲突、盘旋、跳跃 , 队形不断变换 , 摆成各种阵势 , 整个队伍前簇后拥 , 浩荡壮观 , 场面热闹非凡 。
花会|【武清非遗】锣鼓阵阵响 同颂非遗情,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看——寺各庄竹马会
文章图片

老会气势恢宏的乐曲 , 精彩绝伦的表演 , 蜀锦吴绫的戏服 , 精金良玉的乐器 , 共同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寺各庄竹马老会的情感与记忆 。
来源:武清文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