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出 | 马派弟子专访( 二 )


京剧艺术的“代代传”
Q
如何传承“马派艺术”、发扬“马派精神”?对青年演员有什么样的期望?
朱强:
希望年轻人可以尽快成长 ,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京剧艺术传递下去、发扬下去 。
北京京剧院可以说是流派纷呈、积淀深厚 , 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优秀的作品、宝贵的经验、巨大的力量 。 京剧院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 。 舞台上一辈辈演员代代相传 , 尽所有努力 , 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 传承好京剧艺术 , 回馈给广大观众 。
高彤:
我坚信马先生是有超前意识的艺术家 , 美的东西是永恒的 , 我对京剧和马派艺术的永恒传承是有信心的 。
首先学流派要规范 。 我们不能一味的讲流派特色 , 要因材施教 。 孩子要让他们学会规范 , 成年演员要要求他们“用马派的艺术特色刻画人物” , 学戏要融入对角色的理解 , 要塑造鲜明的性格 , 这样才能演的精、演得好 。
张凯:
我的任务就是多去学习 , 继承好我师父的艺术、师爷的艺术、马先生的艺术 。
京剧特别讲究“口传心授”和传帮带的精神 。 作为演员 , 练好基本功最为重要 。 不管是唱念做打还是身段 , 马派要求都很高 。 我觉得现在必须要做的是先把前人的技术学好 。 我作为马派第四代传人 , 要先去继承 , 再去发展马派艺术和京剧艺术 。 青年演员只有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继承前人的功夫 , 才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
专场演出的“小剧透”
Q
“京剧名家演唱会”有什么精彩内容?
高彤:
马派名剧《三娘教子》 。 这是师父教我的第一出折子戏 , 很有纪念意义 。
张凯:
我演出的是马派传统名剧《借东风》 , 《借东风》太脍炙人口了 , 马先生当年的《借东风》可以说是一炮而红 。 这一出戏很有马派特色 , 希望观众能通过这出戏 , 更多地感受到马派艺术的经典之美 。
Q
选择《赵氏孤儿》和《画龙点睛》有什么独特意义?
朱强:
今年是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 , 我很欣慰能够在这样特殊的一年举办这一次专场演出 。 张学津先生对于马派艺术特别痴迷和热爱 , 他一生都在全身心投入到马派艺术当中 , 他的生命都融入到了马派艺术当中 。 《赵氏孤儿》是张先生和马先生共同所钟爱的作品 , 这是致敬张学津先生 , 也是致敬马连良先生 。
《画龙点睛》这一出戏是张学津尤为喜爱的作品 , 贯穿了张学津先生对于马派艺术的思考和他自己的艺术理念 , 倾注很多的创作经验 。 他在2011年的时候曾说 , 他的心愿就是可以复排这一出戏 。 现在我可以很欣慰地表示 , 我可以将这出戏接下来、演下去 。
对观众说的“悄悄话”
Q
疫情防控不松懈的情况下 , 可以说每一次线下演出都得来不易 , 这次专场演出自然给所有“票友”很多惊喜与宽慰 , 作为演员 , 有什么话想对走进长安大戏院观演的所有观众说?
朱强:
【诞辰|“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出 | 马派弟子专访】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剧院当中有很多黑头发的年轻人 。 这是我们京剧艺术工作者前进的巨大动力 。 他们期盼开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对戏剧的评论 , 这让我们很感动 。 我希望能够把戏研磨得更加精细、更加有看头 , 让更多年轻人走进戏院 。
高彤:
我很感动在疫情之下许多观众还会走进剧院看我们的演出 , 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尽力演好这几场戏 , 不辜负观众的厚望 。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