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姥姥眼里的光点亮她对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热情
李维琛,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本科生,同时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的多语种+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曾获第26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亚军。在课余时间,阅读俄语和英语文学是她的最爱。在本期“少年会客厅”节目中,李维琛分享了她学习俄语的故事。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姥姥一段奇妙的往事。
姥姥年轻时学习了俄语,经常与一位叫做玛利亚的俄罗斯笔友写信往来。“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和她写信时的快乐!海外邮寄信件很贵,但我们仍乐此不彼,一晃就坚持了这么多年。”姥姥每次谈及此事,眼中总是闪烁着热情的火花。
年幼的我不禁想知道,俄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言?俄国文化又有哪些特别之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姥姥仍然热情不减,反而更加珍惜两国的情谊?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多年后,我选择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俄语。
大一刚入门学习俄语时,我发现这门语言实在太难了。数不清的词性变化、重音变化和语法规则像一座座大山堆积在我面前,我只能不断地学习、记忆和练习。直到那时,姥姥眼中的火花,对我而言仍是一个谜。当我费力学习俄语时,并不能感受到智识上的光芒闪烁,更不用说那种炙热的火花。相反,我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在数不清的测试和课程中痛苦挣扎。
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的一排排书架间流连忘返。偶然间,俄罗斯诗集《海燕》映入眼帘。高中时,我曾在课本上学习过它的中文版。于是我开始仔细阅读,令我惊讶的是,我竟能理解其中大部分内容。“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我为海燕的无畏和俄语的魅力所折服。艰难地学习了一年俄语后,再读起那些优美的诗歌,我感到仿佛有音符从我口中跃出,在耳畔回响。火花点亮了我的天空,我终于意识到俄语是一门多么的诗意的语言!这本特别的诗集,做到了我之前学习时从未做到的事情:把我从黑暗中解救出来,点燃我学习这门语言的热情。
从此,我爱上了俄罗斯文学。我沉醉于布尔加科夫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创造的魔法世界;着迷于屠根涅夫在《猎人笔记》中描绘的宁静乡村;感动于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讲述的爱情悲剧;震惊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揭露的复杂人性。我开始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读懂它们的原文,渴望着前往俄罗斯,踏上这片孕育了无数名作的土地。我开始想象行走在特维尔大街上,到红场拍照,拥抱俄罗斯作家的伟大思想。简而言之,我对俄罗斯文学的热情成为了我眼中闪烁的火花。
不幸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原定的交换项目被取消。但这并没有浇灭我心中的火花。5月初,我被选中参加莫斯科城市大学组织的在线中俄文学研讨会并发表演讲,我分享了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想。在会上,我们用俄语和中文交谈。即使我们相隔数千公里,对文学的热爱将我们紧紧相连,而我们正在学习的语言则是彼此间的桥梁。
当然,我现在已经不再是姥姥怀中的小孩了,但我想我明白了姥姥眼中闪烁的火花到底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我现在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火花。法国作家莫里哀曾言,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当莫斯科城市大学的俄罗斯同学谈到《红楼梦》和《茶馆》里的中国故事时,我能感受到他们心中对于中国文化的火花。在他们眼中,会说俄语的我并不完全是外国人。我们学习俄语是为了走进他们的内心;而他们学习中文亦然。幸运的是,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火花——这些火花赋予我们自信,让我们分享自己的热爱,彼此相互理解。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语言|语感与幽默感
- 西江苗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培训班在西江苗寨开班
- 述国亡诗$这是一首明白如话的小诗,诗味很浓,不因语言的明白如话而味道索然!
- 老牛&刘叉的两首五绝,语言凝练,寓意深远,果然是不凡才子
- 刘姥姥@红楼梦中, 刘姥姥进大观园, 闹出不少笑话, 真正看懂的人却不多
- 字幕|特色语言的跨文化传播(五洲茶亭)
- 方言@特色语言的跨文化传播(五洲茶亭)
- 王夫人!红楼梦:贾母为何要带刘姥姥去栊翠庵?她要借妙玉警告薛家母女!
- 文物|真伪问题不解决:文物在大众的眼里就是个骗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