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离开“yyds”就不会说话,中国汉字这么拿不出手?

以前写文章提笔忘字,现在沦落成为开口“梗”住了。当今的互联网趋势是三天不上网,就看不懂年轻人在说什么了。“yyds、绝绝子”等网络流行语,正在打破圈层,成为全民语言,能和所有事物搭上边。很多人一开始一脸懵,但也渐渐习惯了,把这些词汇当成了口头禅,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自己不会用网络流行语言,就是落伍,离开流行语,就不会说话了。
网络流行语|离开“yyds”就不会说话,中国汉字这么拿不出手?
文章插图
这种“梗”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它本身是小圈子、社区氛围的产物,带有新奇、戏谑的意味,能给人一种群体归属感,所以年轻人非常热衷。就如同中小学时期,总有那么一两个小圈子里的人才懂的笑话或故事,这种笑话,是联系圈子成员的纽带。
汉字的输入法特点,也给这些缩写词汇的流行提供了土壤。拼音输入是年轻人常用的输入方式,然而一个读音有很多字,现在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很容易缺乏耐心,在互联网交流的过程中贪图方便,便对词汇进行了改造。BF(男朋友)、BTW(顺便说一下)、ZZZQ(政治正确)等缩写梗,确实要比打字更节省时间。
网络流行语|离开“yyds”就不会说话,中国汉字这么拿不出手?
文章插图
【 网络流行语|离开“yyds”就不会说话,中国汉字这么拿不出手?】这些网络梗虽然不会造成社会危害性,也不会和“两吨水警告”、“化粪池警告”那样,给人造成情感上的不适,但会让人放弃细节表达。
王勃描绘夕阳美景时,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现在的年轻人则会说:“集美们,这个夕阳颜色太美了,简直绝绝子”,曹植在描绘才貌双全的男子时,说:“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现在的追星女孩则说:“我家哥哥YYDS”。若是让现在的年轻网友去写李白的《蜀道难》,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绝绝子!蜀道高高子,难于上天鸭!哪种描绘更美呢?答案不言而喻。
网络流行语|离开“yyds”就不会说话,中国汉字这么拿不出手?
文章插图
当然,这不是为了让网友们都像名家一样,提笔惊人,这种事情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网络表达中,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懒惰思维,多一些细节和自己的思考,少一些“简单粗暴”。
这些“梗”,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表达确实方便,但也让语言的形式没有那么丰富了,模糊了事物本身的特点,把鼻子、眼睛、手、嘴巴的体验都搅拌在了一起,简直是“生动形象”这四个字的最佳反义词。一旦形成习惯,复杂的表达对于个体来说就会有难度,在讲述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语言的敏锐性会渐渐丧失。
短平快的网络流行语,如同短视频一样,占据了我们的表达空间太久,让部分人渐渐丧失了逻辑表达、深度思考的能力。
网络流行语|离开“yyds”就不会说话,中国汉字这么拿不出手?
文章插图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网友需要做的,是意识到这些语言,会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懒惰,使用这些流行语的人,不应该被过度苛责,他们本身也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这些流行语,也绝对不应该被提倡。当美好的词汇都有了缩写替代时,我们的文化,还能传承下去吗?
再有趣的网络流行梗,再有知识含量的短视频,都无法替代经典阅读的作用。短视频只会刺激感官,让人产生消费欲望,看完了以后,要么觉得自己的情绪被点燃了,要么处于放空状态,但有几个人会随着视频一起思考呢?
阅读文字就不一样了,在阅读名家大作时,我们的眼睛在看,心灵在感受,大脑在想象,人的惰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压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