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贾母对林黛玉喜爱有加, 却为什么迟迟不肯让她和贾宝玉确定婚约( 二 )

黛玉|贾母对林黛玉喜爱有加, 却为什么迟迟不肯让她和贾宝玉确定婚约
文章插图
原来,不只王夫人怀着成全“金玉”的心,宫里的贵妃娘娘也是支持“金玉姻缘”的。在贾母看来,事情到这一步倒有些棘手了。所以第二天她借王道士提亲说了那样一番话。细细品味之下,意思很明显:宝玉的亲事“等再大一大儿再定”-----你们最好都别急着提这事;“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不要把富贵根基看那么重!未必非要在富贵人家选(比如皇商薛家),模样好的就算没了父母的也行(比如黛玉)。只要先拖住眼前,再过几年老太太一开言就给两个玉儿做主成婚,这些“金玉之说”“端午赐礼”姑且全当它是浮云。可是 “老健春寒秋后热”,贾母那么大年纪了,万一有个闪失呢?紫鹃替黛玉愁的没错:“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可谁来作定这件大事?挂着金锁的宝钗越来越让众人满意,就连贵妃也开始偏爱她了。宝玉那句自己心里也没底的“你放心”,不过想宽解一下妹妹的心罢了----你放心,“我心里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第四个就是妹妹了”;你放心,“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可就连薛蝌也和邢岫烟也定了婚,更别说比他俩都小的宝琴早就许给梅翰林家的事了,宝玉的亲事却一直拖着,谁能放心?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急。黛玉|贾母对林黛玉喜爱有加, 却为什么迟迟不肯让她和贾宝玉确定婚约
文章插图
支持“金玉”的王夫人不敢硬主张,元春也不好太直接,只能用礼物暗示一下。倘若时候不到把事情弄急了,老太太一驳回该怎么处?“百善孝为先”,元春虽是贵妃也不好和祖母争执,何况王夫人呢。可贾母为何也迟迟不开言呢?她在顾虑什么呢?婚姻大事理应父母做主,这点倒不足虑,宝玉是跟着老太太长大的,老太太给他做主也说得过去。让贾母心里一直暗暗为难的倒是另一件事:黛玉的身份。虽说吃穿和贾府小姐们一样,可黛玉毕竟不同于贾家姑娘们,她和宝玉是姑舅兄妹。只因宝玉是一直在内帷娇养着的,所以他们才得以在一处毫不避嫌,一起作诗饮酒占花名,赏花吃蟹开玩笑都使得。倘或过早挑明这层窗纸,把黛玉许给宝玉,那时还如何能这般相处呢?宝琴和湘云订婚早,但她们都有自己的家,并没和婆家人住在一起。岫烟和薛蝌订婚之后,连只顾自己的邢夫人还想到要把岫烟接出去住呢,可见这些道理是人人错不得的。黛玉|贾母对林黛玉喜爱有加, 却为什么迟迟不肯让她和贾宝玉确定婚约
文章插图
试想贾母给宝黛定了亲,黛玉就不再是借住的小姐身份,而是未过门的媳妇,可她又无处可去,只能住在婆家……这样的处境和童养媳有多大分别呢?到那时,敏感细腻的黛玉,想想自己一步比一步更加尴尬的处境,她如何不任眼泪“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再说宝玉,自幼被贾母宠坏了的,命根子一样的通灵玉还说砸就砸呢,让他没成亲前的几年都不能和林妹妹见面,不闹出点乱子来才怪呢!听黛玉病中对宝玉说的那段话:“我也好了许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下雨还来。这会子夜深了,我也要歇着,你且请回去,明儿再来。”这都是仗着兄妹身份遮掩才能做的事,未婚夫妻这样“一天来瞧几次”,就连小门小户也不允许呢,何况是贾府这种诗礼簪缨之族?而且黛玉和宝玉定亲后,她在姐妹中的地位也会有所变化,“林姑娘”成了“二嫂子”。媳妇和女儿的地位可是很不一样的。清虚观打醮时,老太太带着姑娘们一出来,贾珍即吩咐贾蓉:“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她们快来伺候。” 平日里,李纨和凤姐为姑娘们服务也是常有的事情。过早的定亲,不但黛玉身份尴尬,还要从被人服侍的千金娇客变成照顾众姐妹的小媳妇,别说目无下尘的黛玉做不来,贾母哪里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