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布币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 源于农具铲 。 春秋以后渐渐成为专用通货 。 早期的布币有装柄的銎 , 即空首 , 所以称为空首布 。 形制接近实用工具 , 流行于春秋时期 , 最晚至战国早期消失 。 空首布到战国时逐渐演变为布首扁平 , 无法装柄的平首布 。 平首布是布币中的先进形制 , 流行于整个战国时期 。 布币除了可以分成空首、平首两大类型外 , 每类中根据首、肩、足部的变化 , 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型 。
1.桥形币 春秋时期(周王畿地区)铸【300元-500元】
桥形币:春秋时期周王畿地区所铸的一种青铜币 , 桥形 , 单面见有外郭 , 上端中有穿孔 , 又称“磬币”或“璜币”大多是无文字的 , 也有有文字符号的 。
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本文图片
桥型币
2.空首布 春秋早期至战国初(洛阳一带 , 晋)铸【4000元-10000元】
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 。 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 。 空首布是先秦四大钱系之一布币体系的分支 。 西周末始铸 , 春秋晚期以后盛行 , 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废止 。
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本文图片
空首布
3.釿布 战国早、中期(以魏国为主 , 赵、楚地亦曾铸有)【3000元-5000元】
釿布是战国时期铸币 , 使用国家是魏国城邑 。
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本文图片
釿布
4.锐角布 战国中、后期(韩、魏)铸【1500元-3000元】
战国时期韩魏所铸 , 特征为布首两端各有一突出锐角 , 平首 , 平肩 , 方足 , 分平裆、尖裆两类 , 平裆为大型布 , 韩国铸 , 尖裆为小型布 , 魏国铸 。 已发现的钱面文字有“百涅”、“亳百涅”、“舟百涅”、“卢氏百涅”、“共金”、“公”、“垂”等7种 , 在面文释读上尚存分歧 。
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本文图片
锐角布
5.方足布 战国中、后期(三晋地区、燕国)铸【1000元-1500元】
当“尖足布”盛行于晋地的时候 , 郑、卫、宋诸国也开始铸造新币 , 它们以方足大布为基础 , 取长补短 , 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抛弃了容易折损的尖足 , 改为抗击力较强的方足 。 二、加宽颈部并在头部添加了两个突出的小耳朵 , 故称为“锐角布”或“有耳布” 。 这种钱币大约长4.5—6.5厘米 , 重13克 。
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本文图片
方足布
6.尖足布 战国中、后期(赵、燕)铸【1000元-2000元】
“尖足布”最初在晋国北部流通 , 而后流通范围扩大 , 与流通在河南的空首布平分天下 。 这大概是晋文公以后的情形 。 晋国的霸业促成了尖足布的发展 , 而尖足布的成功 , 也给晋国的霸业以持久有力的支持 , 但“尖足布”却不是晋国公室发行的法币 。 春秋时期 , 晋国公室可能还在行用贝币 。 最早的“尖足布” , 形状极似铲币 , 足部作燕尾状 , 因此有尖足之称 。 其长约8.5厘米左右 , 宽约4厘米左右 , 与中型铲币完全相同 。
古币|先秦古币图集,最高一枚价值百万
本文图片
尖足布
7.圆足布 战国后期(赵国)铸【5000元-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