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网络交互感成就艺术的N种破圈

顾颖
新冠疫情起伏不定 , 令各类文化艺术场馆在开闭之间异常焦灼 。 如何化解因疫情而无法进行大规模人员聚集的难题 , 并继续发挥这些机构承担的公共文化艺术普及的功能?回溯不久之前互联网上一度兴起的名画模仿热潮 , 我们可以看到 , 一个好的创意完全有可能把危机、难题转变成艺术普及的新的契机 。
名画模仿热潮的始作俑者 , 是一场由荷兰网友首发的网络名画模仿挑战游戏 , 后有盖蒂博物馆主动地跟进、策划、推动 , 再后是世界网民的积极呼应 。 这股模仿热潮席卷网络 , 在疫情带来的压抑氛围中制造了一场皆大欢喜的游戏奇观 。
疫情造成隔离 , 互联网提供联接 , 游戏汇聚人气 , 艺术维持基调 。 一个小小的创意 , 让我们看到 , 如果新旧媒介能够各擅其长 , 艺术普及不难在大众层面开展起来 。
一直以来 , 高雅艺术的普及多少面临事倍功半的尴尬 , 博物馆作为一个承载过往文明精粹的巨型殿堂 , 更像财富和权力的炫耀 , 而不是亲近大众的文化载体 , 她对知识、身份、名望、价值的偏好 , 使庸庸凡众并不热衷前往 。
互联网却刚好与之相反 , 它提供了一个巨量信息的空间 , 包罗万象 , 唾手可得 。 在消除时间隔阂与空间差异方面 , 任何传统媒介都无法与之媲美 。 然而 , 猝然获得的权利 , 不见得就一定带来解放 。 困于数据与算法罗网中的普通人 , 实际难以跨越出身与学识的局限 。
如何跨越边界、打破隔阂?模仿名画活动 , 提供了一个方案——游戏!而且是游戏的最基本形式:模仿——人类最原初的本能行为之一 。 这个看似简单的形式将日常的嬉戏玩笑 , 与美、崇高乃至神圣的境界联通起来;将看似无关的两端——隐身网络的芸芸众生和高居殿堂的经典艺术 , 连接了起来 。 模仿 , 举重若轻地消弭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隔阂 , 消解了不同人群在知识、趣味上的巨大差异 , 使所有人都能兴致勃勃地面对同样的画作 。 虔敬、嬉戏、结构、解构、嘲弄……各种情绪各种想法心平气和地展示 , 在此氛围中 , 经典与大众变得亲近 。 也许 , 这才是以启蒙思想为根基的现代博物馆建立的初心所在 。
也许有人会说 , 一个游戏而已 , 至于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吗?
但是很多东西确实不经意间就在这场看似简单的艺术游戏中达成了 。
艺术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自由创造的精神 , 在传统的世界中 , 只有少数的天才 , 才可能突破生活、传统与形式的种种禁忌 , 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 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 而在这场游戏中 , 大众展示了在天性被释放 , 创造力被激发后的令人惊叹的力量:锅碗瓢盆、家居日用 , 信手拈来 , 点石成金 。 当看到被模仿得最多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变成“戴珍珠耳环的猫咪”“戴珍珠耳环的玉米”时 , 你不得不为网友们奇异的脑洞和戏谑的技艺叹服;当一群带着口罩的医务人员在休息室中演绎出《最后的晚餐》的布局时 , 身处疫情肆虐的晦暗氛围中 , 这个画面暗寓的警示、悲悯与末世的情怀 , 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模仿 , 触及到伟大艺术感人至深的内核……在传统的常态的艺术普及活动中 , 无论是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 , 还是博物馆开放日、夜游博物馆等活动 , 多停留于识物、识人 , 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升修养、陶冶情操 。 而能于其间跨越一步 , 激发出大众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 可谓少之又少 , 在这个意义上 , 这场名画模仿秀触及到了艺术普及的顶峰 。
【网络|网络交互感成就艺术的N种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