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他让“非遗”精致而年轻

工序|他让“非遗”精致而年轻
文章插图

邱昌明教杨文“择笔”。
工序|他让“非遗”精致而年轻
文章插图

湖笔制作技艺“刻字”工序。
工序|他让“非遗”精致而年轻
文章插图

晾晒中的湖笔头。
工序|他让“非遗”精致而年轻
文章插图

扫一扫,看湖笔制作过程。
1994年出生的杨文坐在工作台前,神情认真。他左手握笔,右手持工具,双手配合进行着湖笔制作技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择笔”。“择笔”是对半成品的湖笔进行最后的检验和修整的环节,其目的是让笔头达到“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这也是湖笔与其他种类毛笔制作工艺相比特有的一道工序。在杨文身旁坐着一位老人,他双手进行着相同的动作,但手法显得更加利落和娴熟。这位老人名叫邱昌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杨文的师父。杨文不时侧头学习老人的手法,老人也频频向他指点要领。窗外的阳光铺满了工作台,也照在了新老匠人的手上。
毛笔最初的制作方法是在枝条上扎上一束兽毛,兽毛包围在笔杆的外围,并以丝线缠绑。到了秦朝,大将蒙恬用兔毛制作笔头,并将笔杆一端挖空,将笔头嵌入其中,这种改良奠定了之后毛笔的基本形态,而蒙恬也因此被后世称为“笔祖”。善琏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这座充满江南水乡风韵的小镇的制笔业历史悠久,镇上以制笔为生的居民众多,因此地为湖州所辖,故其所产毛笔被称为“湖笔”。著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如此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善琏的制笔者秉承蒙恬的制笔之法,并在镇上建起“蒙公祠”,每年定期祭拜,以盼笔业兴旺。南宋时期,大量笔工为躲避战乱迁往江南,部分定居湖州,又因南宋都城迁至临安(今杭州),于是邻近临安的善琏制笔业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湖笔从此逐渐兴盛。
邱昌明与杨文师徒二人因湖笔结缘。邱昌明出生于1950年,凭着对手工制笔的兴趣,16岁进入了善琏湖笔厂。他从学徒做起,学习的第一项制笔工序便是“择笔”。湖笔的制作包括笔料、水盆、结头、蒲墩、装套、镶嵌、择笔、刻字共八大工序,每个大工序下又分为多个小工序,总计120多道。学习技艺要潜下心,要坐得住,要吃得苦,邱昌明如今是这样说的,当年也是这样做的。在善琏湖笔厂工作了10年后,他也带起了自己的徒弟。1980年,邱昌明开始参与笔厂的管理工作,这让他进一步对湖笔生产流程有了整体的了解和把握。1985年,邱昌明成为副厂长,7年后任厂长。邱昌明说湖笔是他一生的事业,能坚守这份热爱的事业,他是幸福的。2008年,邱昌明退休,离开他工作了42年的笔厂。
虽然退休了,但邱昌明依然思考着如何将湖笔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湖笔厂是一个传授技艺的好选择,但邱昌明发现,大多数笔厂的工人在退休后便不再从事这一行,他说,这样一来,手艺终究还是要断的。2019年,邱昌明见到了杨文,这个相貌清秀,性格内敛,痴迷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让邱昌明看到了希望。“这孩子爱好手工艺,很喜欢湖笔,聪明伶俐,悟性好,还沉得下心,静得下气。他问我能不能做他的师父,我说我很愿意。”
邱昌明决定把湖笔制作技艺传授给杨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杨文经营着一家自己的湖笔店铺,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不存在“退休”问题,技艺传下去的可能性也大大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