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 二 )


【 王昌龄|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但就是这次胜利,也让高适暴露了薄情寡义的一面。
高适和李白是好朋友。
据记载,公元744年,44岁的李白、40岁的高适、32岁的杜甫在河南开封、商丘一带结伴旅游,“饮酒观妓,射猎论诗,相得甚欢”,一起逛夜店,一次玩真人CS,不亦乐乎。
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贴》就是在这个时期留下的。
王昌龄|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
文章插图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在皇帝身边转,李白则躲上了庐山。
偏偏这个时候,永王李璘向李白抛出了橄榄枝,几次三番派人上庐山,恳请李白出山相助。
李白架不住三催四请,重出江湖,出山担任永王的“宣传委员”,写诗作赋,以超级大V的身份为永王摇旗呐喊。
好吧,其实李白的身份,和几十年前骆宾王在徐敬业阵营中担任的角色差不多。
高适大军一到,一波流,永王被杀,“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李白虽然逃得性命,但身陷囹圄,因为“附逆作乱”,小命朝不保夕。
李白听说平乱军的主帅是高适,哈哈哈,这是我小弟,老朋友了,来来来,笔墨伺候,写封信的事儿。
李白低下高贵的头颅,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厚着脸皮,忍着恶心,写了一首《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
余时系浔阳狱中,正读《留侯传》。秀才张孟熊蕴灭胡之策,将之广陵,谒高中丞。余嘉子房之风,感激于斯人,因作是诗送之。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
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李白在这首诗中,把高适比作张良,狂吹法螺,大拍马屁。
书信送到了高适那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高适没动静,李白怎么办?
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好在郭子仪仗义出手,用泼天的军功作保,救下了诗仙的性命,李白被流放去了贵州。郭子仪的出手,只是因为当年李白也曾经救过他。
王昌龄|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
文章插图

相较之下,高适的人品就差的多了去了。
也许说,李白罪名太重,高适觉得自己开口也未必救得了,反而可能把自己搭进去,刚刚树立起来的光辉形象会因此受到损害。
但一言不发,不闻不问,真的好吗?真的够哥们吗?
从此之后,昔日好友,形同陌路。李白、高适互相拉黑,李白的诗中不再有高适,高适的诗中也不会再有李白。
分道扬镳,反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
文章插图

参考书目:《新唐书?高适传》、《新唐书?李白传》、《高适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