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读诗还能赚钱?《诗刊》社或建线上诗歌博物馆

今日(10月1日)起 , 《诗刊》社携手快手 , 发起“快来读诗 , 一起读《诗刊》”十佳朗诵作品征集活动 , 据悉 , 此次活动邀请了著名诗人、朗诵家出任评委 , 参与者需拍摄一段自己朗诵《诗刊》(含《中华辞赋》)所发表的诗歌作品的视频 , 上传至快手平台 , 并添加“#快来读诗”标签 , 便能完成参与 。 评委将参考朗诵视频播放量 , 最终评选出十个优秀朗诵作品 , 发放荣誉证书与奖金 。
诗歌|读诗还能赚钱?《诗刊》社或建线上诗歌博物馆
文章图片

“#快来读诗”话题截图
探索更多传播模式
或将建立线上诗歌博物馆
本次活动发起后 , 便引起了诗歌名家及诗歌爱好者们的关注 。 “本次活动的发起 , 主要希望探索诗歌更多传播模式的可能 。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诗歌的发展 , 除了创作外 , 传播方式也尤为重要 。 诗人余秀华、李松山等创作的诗歌 , 就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方式 , 一夜之间让更多人熟知的 , 也推动了大家对他们诗歌创作背后故事的关心 。
“以往 , 《诗刊》社都通过纸质刊物发行的方式 , 与大家交流 。 如今 , 我们也想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 , 让更多诗歌、诗人走进大众的视野 。 ”据统计 , 90后每日刷快手等短视频的时间在一个半小时 , 李少君希望可以利用好这个时间 , 通过新的方式 , 让读诗成为一种潮流 。
其实早在今年中秋前 , 《诗刊》社便开启了“快来读诗 , 一起过中秋”诗歌朗诵活动 , 没想到该活动总播放量累计超过1.1亿 , 还吸引了文化名人于丹、戴建业、冯唐等参与 。 “就连我的两条视频播放量 , 都超过10万 , 可以想象年轻诗人的力量 , 更不容小觑 。 ”李少君说 , 为了继续推动这一诗歌阅读新方式 , 他们决定在国庆期间继续开展“快来读诗 , 一起读《诗刊》”十佳朗诵作品征集活动 。
李少君还发现 , 这一活动或许可以建立起诗歌朗诵、诗人形象的线上博物馆 , “目前已经有上百位诗人上传超1500个作品 , 通过短视频平台 , 不仅保留了文字、声音 , 还留下了诗人的形象 , 当我们持续地开展下去 , 我相信一定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 ”
诗歌|读诗还能赚钱?《诗刊》社或建线上诗歌博物馆
文章图片

谢雨新
与新的形式融合
感受书本之外的诗歌魅力
90后诗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谢雨新曾在中秋节前期 , 制作了一期《古诗词中的月亮美称》 , 获得20万次的播放量的同时 , 也被快手评为了优质内容 。 她认为 , 从古至今 , 中华民族对诗歌的热爱从未改变 , 她也一直在纸刊或者书籍上发表诗歌 。
谢雨新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诗刊》社的‘快来读诗’活动是我第一次直接参与诗歌的短视频制作 。 这一活动既能把诗歌和新的形式融合 , 还能和网友互动交流 , 是很新鲜的体验 。 再深入思考一下 , 就会发觉诗歌作为一种‘微文本’ , 非常适合在短视频时代传播 。 ”同时 , 她认为这一活动 , 还能让广大网友感受书本之外的诗歌魅力 , 获得融入诗意生活的无限可能 。
诗歌|读诗还能赚钱?《诗刊》社或建线上诗歌博物馆
文章图片

陈小虾
诗人、编导陈小虾则认为 , 在短视频兴盛的时代 , 诗歌通过新的传播方式 , 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声载体 。 她认为 , 读诗不一定要标准的普通话或某种腔调 , 对于写作者、阅读者而言 , 一首诗有千万种阅读感受和表达方式 , 有时带着方言的口音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 “在这个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的当代 , 这样的读诗方式 , 把视、音、文字一起糅合 , 更形象地传达诗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