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宋江手下猛将如云,为何却不敢称帝?答案就在武松关胜身上!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创授权)
一部《水浒》,作品前后给人感觉截然不同,前半本,当每个好汉单独亮相时,无不虎虎生威,令人热血澎湃,荡气回肠,可是到了后半本,尤其是自七十二回以后,聚啸梁山之后,每个人的个性光环都逐渐淡去,气氛压抑,最终已凄凄惨惨收场。
梁山发展史中,以聚义厅更名为忠义堂为分水岭,在这之前,是以晁盖为首的造反派占上风,在这之后是以宋江挑头的招安派为主流。
读《水浒》的读者,估计都有这样的疑问,宋江这样一个又矬又黑,要文没文,要武没武的底层小吏,怎么看没有江湖大哥气质和能耐,怎么就让一帮好汉心服口服,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还有就是梁山事业发展红红火火,怎么就突然向朝廷投降了?
文章插图
种种疑团,都聚焦在宋江身上,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是想通过兄弟们的血染红自己的锦袍,为自己升官发财铺路,还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为弟兄们寻找一条出路?
众所周知,宋江当初上梁山本来就不情不愿,因背负人命,又受人诬陷,实在没有出路,才被逼无奈之下,上的梁山,所以说,宋江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做强盗作为事业,只是在别无选择情况之下的选择。
在传统社会,扯旗造反风险很大,成功概率极低。首先在道义上得不到支持,在儒家忠孝思想支配下,社会主流思想对于犯上作乱怀有抵触情绪,此次,造反成本太大,一旦失败,就是株连九族大罪。
对于做盗贼这种行当,越是社会地位底下,文化层次越低,他们越没有心理负担,比如水浒早期的那些人,要么城市边缘破落户,要么是农村底层破产农民,比如刘唐、阮氏兄弟,以及后来的李逵等,但是随着梁山势力的不断壮大,整个队伍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人反而彻底成了非主流,倒是朝廷体制内的落魄军官如呼延灼、关胜、秦明、杨志等人,以及地方豪绅柴进、卢俊义等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些后来者逐渐掌握了梁山的话语权,原来的杜迁、宋万、朱贵等彻底排除在核心层面之外了。
文章插图
这些人,以前是属于社会既得利益者,对主流价值观有着高度认同感。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被排挤出来而已,他们只是痛恨剥夺他们权益的那些人,但绝对没有反体制的意愿,比如林冲,他只恨害的他家破人亡的高俅,但丝毫没有反对朝廷、反对皇帝的意思。
反贪官,不反皇帝是这些人的共识,宋江只是这些人意志的执行者罢了。
所以,当宋江提出要招安时,除了李逵、武松这些氓民反对外,看看其他人表现:
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
大家都称谢,是因为宋江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文章插图
这些朝廷体制的出走者,他们之所以加入梁山队伍,就是期待有朝一日,宋江能够带领大家重返体制内去,这也是他们投降宋江的条件,此类场景在《水浒》一书中反复出现,不妨看一下:
比如天目将彭玘投降梁山时,出现奇怪一幕,本来彭玘是俘虏,作为胜利者的宋江反而向彭玘下跪,称:“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占水泊,权时避难。今者,朝延差遗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
- 蝴蝶迷@鲁智深武松有十一个兄弟,宋江有八大金刚和蝴蝶迷,打起来谁会赢?
- 方腊#鲁智深生擒方腊后说了2句话,共6个好汉听懂了,离开宋江得善终
- 水浒#宋江最害怕的梁山好汉,不是武松,不是鲁智深,宋江怕他杀了自己!
- 水浒@他是水浒中结局最好的人,看清宋江,谎称回乡探母,最后一去不返
- 宋江&豹子头林冲的转变带着徒弟离开梁山,道出晁盖遇害真相
- 鲁智深&方腊手下四大天王,实力高强的他们要来到梁山,该是什么水平!
- 替天行道$如果当年宋江执意不接受招安,那么梁山的结局会如何?你能猜到吗
- 安不得身$燕青要离开宋江可以理解,但为何趁夜挑走一担珠宝、挟私卷逃?
- 李逵@此人在水浒传中可有可无,却能料到宋江结局,并让李逵吃尽苦头!
- 吴用&宋江被毒死后,吴用和花荣为何要在宋江坟前自杀,而不是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