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俯|书画联盟丨赵孟頫:书法大宗师是怎么炼成的?( 二 )


《淳化秘阁法帖》 , 是宋以后书家的最爱 。 宋淳化三年(992) , 太宗赵光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 , 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 , 然后刻成石版 , 印制成册 , 名《淳化阁帖》 , 或称《淳化秘阁法帖》 , 简称“阁帖” 。
此帖共十卷 , 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 , 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 , 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 , 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 , 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
赵孟俯|书画联盟丨赵孟頫:书法大宗师是怎么炼成的?
本文图片

《淳化秘阁法帖》
书法之道 , 大体分为“帖学”和“碑学” , “帖学”一脉 , 路径在此 。
有了三卷 , 赵孟頫便着了魔 , 千方百计想集齐其余几卷 。 皇天不负有心人 , 次年五月 , 赵孟頫又得阁帖祖本卷一、三、四、六、七、八、十共七卷 。 多了第八卷 , 只缺第九卷了 。 一月后 , 打听到杭州康自许藏有此卷 , 便上门用多余的一卷阁帖 , 再加上一卷柳公权帖将此卷换了回来 , 终于凑齐了全帙 。
当时 , 赵孟頫的经济状况已经很窘迫 , 他到底靠什么购买了全本的阁帖 , 至今还是一个谜 。
得此全帖 , 赵孟頫如入宝山 , 八月 , 兴奋地作《阁帖跋》 。 文中 , 赵孟頫对阁帖的渊源作了介绍:“宋兴 , 太宗皇帝……淳化中 , 诏翰林侍书王著 , 以所购书 , 由三代至唐 , 厘为十卷 , 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 , 自此遇大臣进二府 , 辄墨本赐焉 。 后乃止不赐 , 故世尤贵之 。 ”
当时印刷用的是极品的歙州贡墨 , 深黑而富于光泽 。 后来有人曾从宫中借出书版印百本 , 由于所用墨不同 , 质量大为逊色 。 至元初 , 《淳化阁帖》祖本已极难见到了 。
赵孟頫向学赵构的“思陵体” , 得阁帖后 , 书法开始向“二王”风格转变 。 对于王羲之 , 赵孟頫推崇备至:“至晋而大盛 , 渡江后右将军王羲之 , 总百家之功 , 极众体之妙 , 传子献之 , 超轶特甚 。 故历代称善书者 , 必以王氏父子为举首 , 虽有善者 , 蔑以加矣 。 ”
“帖学”与赵孟頫的机缘 , 或许如“碑学”与傅山的机缘一样 , 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 。
有了阁帖全卷 , 赵孟頫日夜把玩 , 反复临摹 , 这一时期 , 他还临摹过王羲之的《眠食帖》《大道帖》及王献之《保母帖》 , 书法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 经过千百遍的揣摩学习 , 加上自己的内化创造 , 赵孟頫的书法艺术水平终于可以“上下五百年 , 纵横一万里 , 复二王之古 , 开一代风气” , 成千古名家 。
赵孟俯|书画联盟丨赵孟頫:书法大宗师是怎么炼成的?
本文图片

赵孟頫小楷《汉汲黯传》局部
1291年冬 , 石岩携赵孟頫小楷《过秦论》卷归杭州 , 鲜于枢、郭天锡见后 , 都称赏不已 。
赵孟頫曾谦称永远也追赶不上的书家鲜于伯机(鲜于枢) , 亲自在这册书卷上题跋称:“子昂篆、隶、正、行、草、颠草 , 俱为当代第一 , 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 ”
1307年春天 , 赵孟頫收得《宋宁宗书谱》 , 他自己非常珍惜地说 , 这本书谱“六传而至” , 他本人非常喜欢 , 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 并称 , 希望“子孙世世宝之 , 熟察详玩 , 当有得者” 。
当年的9月6日 , 牟巘为赵孟頫书《文赋》题写跋语 , 称其行楷“曲尽变态 , 词之妙固有以发之 , 亦未尝不资乎字之妙而交相发也” 。 这也是牟巘这样的文坛泰斗首次出言为赵孟頫发声 , 确定他在书坛的领袖地位 。
类似的夸赞接踵而至 , 不久后 , 黄仲圭题赵孟頫《阴符经》楷书卷 , 称其“笔力精到 , 不减右军”——这也是同代人首次把他与“书圣”相提并论 , 再次强调他在当代书坛的地位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