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昔日衣被天下,黄道婆改良的松江布该如何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坐在老式织布机前 , 70岁的老人徐永梅找回了十几岁当姑娘时候的回忆 , 踩下织机踏板 , 把磨得发亮的梭子从两排棉线中飞速穿过 , 重重压实 , 一根纬线就织好了 。 在松江布“衣被天下”的年代里 , 一经一纬的重复劳动中 , 最熟练的织娘 , 一天可以织出一匹布 。
9月30日起 , “松郡棉布·衣被天下/叶榭扣布纺织技艺展”在上海永安百货三楼开幕 。 展览展出了画家冬野从上海乡间收藏的大量松江布 , 以及由松江布制作的服装、香包等文创衍生品 。
天下|昔日衣被天下,黄道婆改良的松江布该如何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文章图片

观众在挑选松江布制作的香囊
布里有厚重文化和悠久生活
展厅里摆着一个架子 , 上面层层叠叠堆满了一卷一卷的松江布 , 纹样各不相同 。 这些只是冬野收藏中很小的一部分 。
进入展厅 , 正对面是一台织布机 , 左右一侧是一架纺车 , 咿咿呀呀 , 尚可运转 。 这些展示的部分 , 也来自于他的收藏 。 乡村日渐城市化 , 许多老人搬进了楼房 , 带在身边一辈子的笨重织布机无法上楼 , 终于还是卖掉了 。
天下|昔日衣被天下,黄道婆改良的松江布该如何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文章图片

冬野收藏的土布层层叠叠堆在架子上
“这些布是陪嫁时的嫁妆 , 保存很好 , 几乎是全新的 。 ”冬野弯下腰 , 翻着牛皮箱里的一卷卷布 。 几十年的土布 , 每一卷都细心地用纸封上 , 蓝底鲜艳 , 看上去簇新 。 这是当年女孩子最珍贵的嫁妆 , 存在防潮的牛皮箱里保存 , 只有需要时才拿出来一些使用 。
直至上世纪中叶 , 上海郊区许多地方农家仍在织布 。 女孩从十几岁开始学织布 , 在娘家为自己置下一箱一箱的嫁妆 , 出嫁后给孩子织尿布 , 给全家织布裁衣 , 一生的岁月在织机间流淌而过 。
冬野20多年前开始收藏松江土布 。 起初 , 是源于童年的记忆和对松江布纹理的兴趣 。 作为一名画家 , 他对图案有特别的敏感 , 松江布一经一纬之间颇具美感 , 令他着迷 。
冬野是松江人 , 他的母亲也从小织布 , 手速快时一天就可以织一匹布 。 冬野是穿着松江布做的土布衣服长大的 , 松江布在他心里 , 始终是温暖的回忆 。
在收藏松江布的过程中 , 冬野开始接触到织物背后的故事 。 他记得一次去收藏一张织机 , 到了地方 , 78岁的老人从田里赤脚站起来迎接他 。
“那种健康、生活化的气息非常打动我 。 ”本来只是去收织布机的冬野忍不住问了一句 , “您家里还有布吗?”
老人带着他回到家里 , 打开衣柜 , 拿出20多件松江土布做的衣服 , 说这是她和先生以后要穿的寿衣 。 走到二楼 , 又打开另一个很旧的民国时期的柜子 , 里面都是白色的土布 , 老人说 , 这是她走了以后葬礼上大家要用到的 。
冬野问 , 除了这些还有吗?老人又拿出大概50厘米宽的一匹布 , 纬线是一根根五颜六色的彩色线条 。 冬野没见过这种布 , 就问“这是什么布?”老人说是香布 , 是她走了以后 , 他的亲人要亲手盖在她身上的那块布 。
“她在聊到死亡的时候 , 完全是拉家常的态度 。 ”看到老人对着女儿说 , “这块布你以后要盖在我身上的 。 ”冬野在那一刻非常感动 。
他很不好意思地向老人要求买一点香布 。 老人开始不同意 , 说只有这一点点 。 女儿在旁边说 , “妈 , 要么你就给他剪一段 。 ”最终 , 他花了120元钱 , 得到了一段香布 。
“老人告诉我 , 她是12岁开始染色 , 15岁开始织布的 。 ”冬野试图去想象 , 一个15岁的女孩子 , 给自己织嫁妆 , 要织未来老公的衣服、孩子的衣服、自己的衣服 , 这些衣服里还分田间劳作的 , 走亲访友的、居家的等不同门类 。 她哪知道以后自己会嫁什么人呢?她哪知道死亡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