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器图说$清朝的《四库全书》中,究竟删改了哪些“忌讳”的内容

众所周知,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堪称工程量最浩大的一组图书工程,全书字数高达八亿字,就是放在今天的也是相当爆炸,堪称一部“永远也无人可以看完”的超级部书。但是这样象征着中国古代宏伟文化的作品为何历来都受到很多人的诟病呢?其实关键就在于很多人认为,四库全书修书大致就和毁书差不多。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四库全书在修订的过程之中,不仅包含了大量图书的删禁,而且收录进来的书籍也大量遭到了篡改。内容可以说是面目全非,甚至有些改动令人感觉匪夷所思,那么到底四库全书都删改了那些内容,那些内容到底又有何忌讳之处呢?对于清廷来说,最为忌讳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1.直接辱骂清朝的将清朝斥为蛮夷的2.妨碍封建礼教的,比如《西厢记》之流3.揭露明末清初部分史实的,代表就是明史案。军器图说$清朝的《四库全书》中,究竟删改了哪些“忌讳”的内容
文章插图
上图_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夷与夷可是不一样的>直接将清朝说蛮夷的是清廷最为忌讳的一类。毕竟清廷是关外统治,最为忌讳的就是这类质疑,而将清廷说成蛮夷又是明末官方文件里面的常见情况,于是乎明末的兵部文件遭到大规模的销毁也就成了必然。在这一点上,四库全书的根本决策人也就是乾隆皇帝其实是有规定的,:“夷、狄二字屡见于经书,若有心改避,转为非理。”“宗泽所指系金人,杨继盛所指是谙达,更何所用其避讳耶?”这里包含了两个隐藏的规则,也就是那种经常出现的著名“夷、狄”二字不用更改,比如说孔子所说的“夷狄之有君”这句话,就不用删改,因为非常著名属于圣人之言,第二个原则更为关键,也就是和清廷没有明确关系,或者潜在关系的也不用删改。军器图说$清朝的《四库全书》中,究竟删改了哪些“忌讳”的内容
文章插图
上图_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这里有个特殊点,就是所谓的“直接关系”与“潜在关系”都包含哪些内容,所谓直接关系就是直接描述清廷的那些玩意,所以明末史料基本上是无一幸存,但是潜在关系那就不一定了,也是非常令人难以捉摸的,比如说北宋末期史料《三朝北盟实录》就多次遭到删改,因为金国和清廷的关系有些暧昧(毕竟清廷最初自称后金),所以书中的夷、狄(也是删改的最重点词汇)经常被改为“强大,强邻、凭陵、异域、四裔、四方、边陲”等词汇。这两条原则一般来说四库馆臣都是严格遵守的,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汉朝和匈奴,唐朝和突厥等史料才完整的保存下来,毕竟《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两本史书都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的残本里面重新辑录成书的,毕竟《永乐大典》的修撰比起《四库全书》来讲实在是没有章法,因此也成为了四库全书的重大贡献之一。军器图说$清朝的《四库全书》中,究竟删改了哪些“忌讳”的内容
文章插图
上图_ 三让堂版《红楼梦》>礼法维护者与事实隐藏者>作为封建礼教最为严格的朝代,清朝对于破坏封建礼教的内容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乾隆时期封禁书目最狠的也是这一类,所谓销毁的书目“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其主力之一就是妨碍封建礼教的内容,在四库全书的禁毁目录之中,《红楼梦》、《水浒传》、《牡丹亭》、《西厢记》等都赫然在列,这些书籍都是对于封建礼教的严格秩序有破坏的所谓“邪书”自然也是要封禁的。同时,还有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奇葩的人也在被禁的行列,比如钱谦益就是一个。我们可能感觉奇怪,所谓“头皮痒”“水太凉”钱谦益可是一个著名的“伪君子”,因为投降清朝而被天下人唾弃,为何他也成了清朝禁毁的针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