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卫生应急对策

提示:地震后应急卫生对策
在这样毁灭性的劫难面前,恶劣环境卫生状况,无疑也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这样的大地震现场 , 我震惊!我悲痛!我不知所措!作为一名环境卫生工作者 , 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是我的职责 。我们不得不绞尽脑汁面对现象,去一个一个地解决这些从未遇到过的环境卫生难题 。
一、饮水卫生问题
地震后,灾区的建筑物大面积倒塌、集中式供水中断、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分散式给水和农村给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水管淤砂、井管错裂等等 。当时正值酷暑,人们迫切需要饮水和用水 。在一时无法找到可供饮用的、适宜的给水水源 , 又无运水工具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就近取各种不卫生的水饮用,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游泳池的水 , 甚至是工业废水等 。从而造成居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
【地震后卫生应急对策】首先,尽快地对10多个重点给水水源进行了40余次的水质检测 。结果表明,水源水普遍受到有机污染,大肠菌群普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这必然导致震后早期 ,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急剧增多,短期内达发病高峰,如1976年7月底至8月底,当地菌痢发病率为9.72~18.6% 。而1975年同期的发病率仅为0.13~11% 。通过对流行因素的分析,可以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不卫生的饮水所致,因为当时的苍蝇密度还不大 , 对肠道病的发病不会起太大作用 。
而且,随着居民生活饮水卫生的改善,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降低 。另外,震后的肠道传染病患者分布广泛 , 有相对集中和成簇状分布的特点 。因此,震后初期,卫生防病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饮水卫生尤为重要 。
实践表明,经过快速的水质检测,尽快掌握可做临时供水水源的有关情况(包括水源分布点周围的污染与卫生防护情况 , 供水构筑物的破坏情况等),尽快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等 , 无疑是震后早期的应急之需 。同时,还要大力开展饮水消毒与广泛的水质卫生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
我们当时所采取的主要供水应急措施有:
1、水源卫生防护
首先,对集中式给水水源周围进行了彻底的卫生清理,如陟河是唐山市的给水水源,但是当时陟河沿岸有很多尸体和污物,都进行了彻底清除与卫生清扫,还设置了经常性的卫生监督管理 。同样,对分散式给水水源周围的30~50米之内,也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与消毒 。
2、供水措施
除紧急修复部分自来水管线外,震后初期立即采取了三种临时的供水措施,有水车送水、分散取水和水龙带输水等方式 。
水车送水不仅方便居民就近取水 , 而且便于水的卫生防护(如水车密闭),还可以在水车中进行饮水消毒 。因此 , 这种方式的临时供水一般能符合卫生需求 。缺点是水车的容量有限,一辆4.5吨的水车,日供水4~6次时,按每人每日供水5~6升计算 , 可供3000~5000人饮用 。
分散取水方式是临时将一些就近的公共设施(如游泳池)改为蓄水池,应急供水 。当然 , 供水前必须对池底与池壁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与消毒 。蓄水后,为防止水质污染要设共用取水桶 , 或采用浅水泵,取水后要引入装有几个小水龙头的水箱,供人分散取水 。
用消防水龙带临时输水供应是完全没有卫生保障的 。震后初期,曾一度采用过这种临时供水方式 。事实表明,这种供水方式是极不安全卫生的 。因为消防水龙带是帆布做的,输水时水带内呈负压状态,极易受到污染,特别是输水时水带拖在地上,有时还被人踩踏或车辆碾压 , 造成带中水质的严重污染 。检测表明,水龙带中水的大肠菌群数高达1000个/升(卫生标准为3个/升) 。可见,其污染程度是十分严重的 。这种临时供水方式是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