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木沟&江口:写好“水文章” 兴了产业富了民( 二 )


发源于梵净山核心区的汩汩清泉,缓缓流入位于德旺乡净河村的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冷水鱼养殖基地里,大大小小的圆池里,只见一条条中华鲟在池中怡然畅游,尽情享受“优质矿泉水”的滋养。
“冷水鱼养殖对生态环境和水质有高标准要求,而江口县冷水资源丰富,发源于梵净山的数十条河流水温常年保持在15-23℃,水质良好,具有发展冷水养殖的良好自然条件。”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章一语道破冷水鱼养殖基地项目落地江口背后的原因。
在凯德街道,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同样依靠发源于民和镇黄牯山的优质水发展特色养殖,并积极探索在鲟鱼养殖上做大文章,形成了一条集孵化、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化产业链。
“我们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占地100亩,可产鲟鱼300万斤,每年销往广东、上海、广西、湖南还有出口越南等地,年产值在1500万以上。”凯德街道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负责人袁再孝说。
无独有偶,太平镇三沛塘村,坝盘镇合寨村、高墙村等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山麻鱼和小龙虾等特色水产,真正把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
“水资源丰富、生态养殖无污染、市场好是江口县冷水鱼取得迅速发展的三件‘法宝’。”江口县农业林业局水产工程师廖泽龙说,江口通过龙头带动、品牌引领、群众参与,衍生出了一批批水产小微企业,培育了50余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个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在江口遍地开花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家以前只有我老公一个人挣钱,儿子上大学需要学费,家庭开支困难,现在我在冷水鱼养殖基地务工,一个月有3000块的收入,家里宽裕多了。”凯德街道凯市村村民舒齐珍说,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过得越来红火了。
“我到这里一年多了,平时的工作就是消毒、选鱼,老板每个月给我们三千块钱的工资。”凯德街道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务工群众包冬竹说。
【 亚木沟&江口:写好“水文章” 兴了产业富了民】数据显示,江口县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6000余亩,渔业产量达5550吨,通过水产养殖带动务工、开办农家乐延伸产业链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水产业利益链条,带动1.5万人从事水产业,解决劳动力常年就业30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好水衍生涉水休闲旅游热
江口因青山绿水而兴,游客因奇山秀水而来。
背靠绵绵青山,寨前是清流潺潺的"天堂河谷"太平河,村中古香古色土家族木质建筑四合院在斑驳的青石板小路串接下连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最好、最具特色的土家民族村寨,这就是享有“云中仙舍”美誉的云舍村。
“梵净山下神龙泉,神奇神秘纯自然”的龙潭河便在这里。不少游客抱着领略神龙潭的神奇美丽和“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的心情慕名前来。清洌洌的河水绕着土家寨子流出了云舍的轮廓,流出了世界最短的河,流出了独一无二的江口奇异水景观。
“我和几个朋友一起从广州自驾游来的,据说云舍神龙潭流出的龙潭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之一,每年6、7月有江鱼逆流而上回游神龙潭奇景,所以慕名而来。”广州游客张女士说,希望有机会能带着家人来游玩,体验“村在画中、户在水中、人在绿中”的乡村美景。
“梵净归来不看山,亚木归来不看水”,其中“亚木”说的便是亚木沟。亚木沟之美,得益于亚木沟之水,水是亚木沟的灵魂。亚木沟之水发源于“武陵之巅”梵净山顶峰,总落差2100米,巨大的落差造就了亚木沟独特、珍稀的自然生态环境。凭借潺潺溪水形成的垂帘飞瀑、碧玉清池和大山深处的老林古道、徐徐清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净心醉氧、避暑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