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诠释 雨水节气养生篇 饮食调节脾胃

公历每年2月18日前后为雨水节气 。雨水 , “斗指壬为雨水 , 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 , 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 , 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 , 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 , 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 。一个“好”字 , 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及时雨的人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欢这样的“好雨” 。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季如何看雨水 。对农民来说 , 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篇中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 。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
“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 。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 , 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 , 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 。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
春天之肝木何以与脾土相关?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 。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 , 有生发的特性 , 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 。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 , 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 。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 ,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 , 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 。《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 。所以 , 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 , 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 , 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 。
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 , 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 。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 。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 , 非胃气不能滋” 。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 。养外者实外 , 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 , 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 。善养内者,使脏腑安和 , 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 。”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 , 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