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媳妇与传统婆婆的过招

母亲生我晚,我结婚也晚,于是,由我这个中介组建起来的家庭里,便出现了一对落差近50载的婆媳组合——婆婆生于上世纪30年代 , 媳妇生于80年代 。年龄如此悬殊,在“人生观”、“世界观”上焉能没有差异?还好这对婆媳都不算小气量的人,加上“隔代亲”效应似乎也在这对特殊的“祖孙”身上显现着作用,我才幸运地没有被“轧扁头” 。综观两人的观念撞击,涉及大大小小方方面面,试举若干事例如下 。
1、先从生活细节中的“吃”之一事说起
为了赶上班,赶时间,媳妇经常以一碗方便面、一客小馄饨就打发掉午饭甚至晚餐 。可一旦得闲,定心下来了 , 其小资面目就露了出来 。无论是自己下厨还是外出上馆子,媳妇务必追求菜肴上的色香味俱全,滋味、刀功、色泽一样不能少 , 最好还能有点氛围情调 。一会是“粗糠杂食”,一会却是“食不厌精”,婆婆对媳妇弹性如此之大的饮食观莫名其妙 , 担忧长年累月会不会把肠胃、身体吃坏?可媳妇却觉得,这正是自己这代人能屈能伸的象征之一哩!
在做家务上,两人的见解也不同 。虽然年逾古稀 , 婆婆仍然坚持天天洗衣、拖地、揩家具 。媳妇潇洒地掼出200元钱,将杂活包给了钟点工,至于腾出的时间,花在了练瑜伽 , 做SPA上 。婆婆连连摇头:“何必花钱到外面去练啥功夫?一样要锻炼身体,何不多做做窝里的家务?这不是一举两得省下两笔钱?看看你们20多岁的人,脸色苍白,身体没我棒,胃口没我好 , 自己多做做家务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媳妇笑而不答 。
婆婆的一生历经了时代风雨的磨练,抗战、内战、“文革”,惟独在职业生涯上稳定而平凡 , 在一家单位里从青丝做到白发 。媳妇从来没有品过贫穷饥饿和惶恐不安的味道,可就是在就业过程中受尽了波折起伏,从国企做到外企,从人事做到采购,不是被老板炒了鱿鱼,就是自己炒了老板鱿鱼 。婆婆天天祈望媳妇能够稳定下来,最好能像自己一样“从一而终”地到退休 。媳妇婉言解释:不是我不想安定,是现在的形势在后面逼着赶着要我们变、要发展?。?
还有最要紧的生儿育女问题 。许是通过媳妇这扇“窗口”,对“当今的形势”有了由浅入深的认识,很有爱心的婆婆,近年来在事关“下一代”的想法上有了突变,经常念叨:“小孩子当然很可爱,抱在怀里好白相得不得了 。但是,要把一个小囡从小养到大,一家子在经济、精力、教育上的压力大?。《遥?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家的孩子,将来面临的读书、就业的竞争又那么厉害 。实在不忍心让大人、孩子都吃苦噢!”传统的婆婆,居然对子孙问题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可有趣的是,身为新时代的媳妇 , 却以一种全新的眼光认同了繁育下一代的必要性 。她认为:生儿育女的确很苦很烦,而且要被永远“套牢” , 可这是人生中不可缺省的一环,甜酸苦辣滋味样样要体验一回 , 这才不枉活一世 。更何况,“养儿防老”观念虽已落时,即使有子有孙,往后在经济和生活上也不会依赖小辈,老两口照样会进敬老院 , 但在垂暮时,能够有个亲骨肉让自己心里牵挂,这是比物质需求更重要的安慰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观念、行事方式,无论老的经验 , 还是新的思路,各有利弊,经得起实践考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是正确合理的!”我的这个评论粗听似有道理,其实我自己心里明白,其中有着“浆糊”成分 。身兼儿子、丈夫双职,岁数居于“30后”与“80后”之间,我如果不骑墙,该如何是好?两边不得罪,凭事实说话 , 这正是本人规避夹板之风险的高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