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与美式的婆媳相处有什么区别?

几天来一直为一位网友兼姐妹的经历而不能释怀,她原来不是中国北方人,只因嫁了一个北方人,来到北方这个城市,但是婆婆过于严厉 , 儿子愚孝,她说:结婚前去他家一次被赶了出来,结婚时三纲五常地上课,规定“不许女方父母来住”,不许动他半点家产 , 婚后第二天被他姐因为一点小事骂哭,婚后的心理冷战和家庭战争经常发生,对于一个初婚的女孩来说 , 实在有些不公平 。还有一个广东案例,因为婚后生了女儿,婆婆从未给过好脸色,联合儿子竟然将媳妇和小女孩,赶出家门,逼迫离婚 , 马上再找未婚女孩生儿子,虽然故事有些悲哀 , 但是却是事实 。
其实 , 我亲历过,看到的 , 听到的 , 大多数的中国式婆媳关系 , 都好像是天敌,自古以来,和谐很少,吵闹居多,谁都希望婆媳关系像“还珠格格”中紫薇和婆婆那样的和谐,但是事实远没有这么浪漫 。网上有云:这对天敌的形成 , 是因为她们爱的都是一个人,争夺的是同一个人的爱 。这种爱,不能分享,不能谦让,双方都想独占,因此 , 她们总是企图想打到对方,征服对方,采用的手段,明里暗里,软的硬的,目的就是一个,要让她们共同爱的那个人,把情感和立场都偏向自己这一边 。
于是婆婆抱怨:养儿防老,难不成是为别人养的儿子?从小为他付出这么多,长大就应该孝敬回报,于是没事装?。?无病呻吟 , 儿子一回来好像春天也来了 。富有的婆婆数落穷媳妇没钱,不富有的婆婆嫌弃有钱的媳妇浪费 。
于是媳妇抱怨:找了老公,但是从来没有享受到媳妇应该得到宠爱 , 为这场婚姻付出这么多,难道我天生就是为别人付出的?老公回来,家人也来了,于是“世界大战”就没有休止的时候 。
于是现实中 , 儿子为了“奇葩婆婆”不再生气,两年来从来未和媳妇一起散步、独处,“奇葩媳妇”难以忍受家庭的冷战气氛,父母的干涉使“战争”升级,类似此类的“网事”层出不穷,甚至掀桌子、打盘子这类事情时而发生 。年轻人对于老人是应该尊敬,应该理解 , 但是老人如果没有收纳之心,剥夺年轻人的隐私权,干涉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双方视优点而不顾 , 专挑毛?。?站在中间受夹板气的儿子,再没有能力处理家庭矛盾,这个日子就更加雪上加霜了,纵有家庭关系艺术和极高的处事能力,还是“剪不断、理还乱” 。吵来吵去,彼此没有把彼此当做自家人 。
在美国生活这几年,见过很多美国家庭中的婆媳关系 , 与国内的“婆媳大战”截然发差,大家开心得感动,也许存在不和谐的 , 但是我至今没有看到 。美国家庭中,老人为儿女带孩子的家庭,不占少数 , 但是为何能和睦相处?疏远是地理距离,但是心理确实是自家人 。除了男尊女卑以外的思维原因,主要还有以下几点吧:
原因之一:美国的婆婆们不会将儿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
美国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 , 在他们眼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儿女是爱、是义务,当他们长大后,有他们独立的爱情,和尊敬的父母之爱 , 是两回事,至于娶谁为媳妇,只要不是条件外的坏女人(比如有些白人家庭不允许娶黑人妻子,不允许娶有过犯罪记录的女人),就是祝福儿子,有能力来看望,是他们的事 , 没有能力看望,也无所谓,父母教育儿女 , 学会尊敬每一个人,包括父母,爱人、兄弟姐妹,这是责任 。事实上 , 美国的感恩节、圣诞节、新年、情人节、母亲节、父亲家,作为晚辈在世间允许的情况下,都开车回去看望父母,享受大家庭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