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诗人登楼远眺,心绪难安

时序推移 , 季节变迁;人生无常 , 岁月无情 。 命运的轮盘一直不停地转动着 , 行不知所往 , 止不知所驻 , 一筹莫展 , 莫名伤痛 。 回首 , 往事越千年 , 青灯黄卷 , 白发半生 。
《秋夕楼居》
【唐】吴融
月里青山淡如画 , 露中黄叶飒然秋 。
危栏倚遍都无寐 , 只恐星河堕入楼 。
这首《秋夕楼居》 , 作者吴融(?-903) , 字子华 ,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龙纪元年(889年) , 登进士第 。 楼居 , 指楼房 , 也指住楼房 , 郑愔《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之一:“地轴楼居远 , 天台阙路赊 。 ”大概是某个秋天的晚上 , 住于高楼之上的诗人 , 由于心绪难安 , 扶栏杆而念头百生 , 浮想联翩 。
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诗人登楼远眺,心绪难安
本文图片

“月里青山淡如画 , 露中黄叶飒然秋” , 写秋景秋色 , 点题上之“秋”字 , 开始积蓄情愫 。 秋月高悬 , 寒光皎洁 , 青山连绵 , 蜿蜒远方 , 朦胧绰约 , 恍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图;白露初降 , 树叶萎黄 , 夜风吹过 , 片片坠落 , 入目萧索 , 凄清冷寂 。
在这里 , 需要注意一点 , 就是色彩的点缀 , 本身“青山”和“黄叶”是十分突出而醒目的 , 但是在不经意之间 , 总是会让人下意识地给予忽略了 。 之所以如此 , 与诗人前缀所着重写的“月”和“露”有关 , 被月光笼罩 , 被白露覆盖 , 青山和黄叶只好成为装饰 , 自动降低了存在感 。
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诗人登楼远眺,心绪难安
本文图片

诗人抓住眼前景象 , 都是代表性的事物:秋月、青山、白露、黄叶 , 完美地组合在一起 , 交织成一幅色彩偏淡的图画 , 恰似诗人所写“淡如画”一般 , 清寂而淡然 , 与周边氛围不分彼此地融合 , 让浮躁的心灵顿时变得宁静 。
“危栏倚遍都无寐 , 只恐星河堕入楼” , 写置身秋夜高楼上的人之所思所想 。 危栏 , 高栏 , 李商隐《北楼》诗:“此楼堪北望 , 轻命倚危栏 。 ”或许是心中有事 , 令人牵挂而不安 , 无论如何也难以安眠 , 只好起来不停走动 , 手扶栏杆远眺 。 但见星河璀璨 , 悬挂在头顶之上 , 仿佛眨眼之间 , 就会倒灌进高楼 , 使人不禁胆颤心惊 , 愈发不敢入睡 。
【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诗人登楼远眺,心绪难安】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诗人登楼远眺,心绪难安
本文图片

诗人端居于高楼之内的恐慌形成 , 当然不会是担心“星河”突然地坠落 , 实际上却是因为他本身情绪上的不稳定性 。 没有任何心理上的暗示 , 仅仅简单一个“危栏倚遍”的动作描写 , 就把诗人所要传递出来的“只恐”心理状态表露无遗 。 正是因为心底藏着心思 , 所以才会“无寐” , 继而来回徘徊 。
这两句写人在高楼上的状况 , 如果结合前面两句来看的话 , 就可以很好理解诗人在结构上的安排 。 无论是“月里青山” , 还是“露中黄叶” , 这种种景象 , 其实都应该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的所见 。 诗人故意把这个顺序颠倒置于前端 , 既是为了方便叙写 , 更是为了渲染 , 烘托 , 使内在情绪的酝酿水到渠成 。
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诗人登楼远眺,心绪难安
本文图片

本诗语句清丽 , 情致圆润 , 的确像诗人所写那样“淡如画” , 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内心里那种缥缈无底的情绪 。 正是在这种显得有些虚无的空茫感中 , 清晰地营造出来人生彷徨无所依靠的惶恐之情 , 愈加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 , 徒然惹人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