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易犯7大错误

洗澡能够放松身心 , 对健康养生非常有益,不过有的时间段是不适宜洗澡的,想知道不能洗澡的时刻都有哪些吗?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更多洗澡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时候不能洗澡
起床就洗澡
早起后洗个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精神振奋,但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发生晕眩 , 甚至低血糖性休克,洗澡有益于养生 。
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血管扩张,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 。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
睡前冲个澡
热水会使体温迅速升高,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如果洗完立刻上床 , 会令人难以入睡 。
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如果只能在睡前洗澡 , 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 。
饱餐后洗澡
空腹不能洗澡,饱餐后同样不行 。刚吃完饭 , 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 。
此时洗澡,全身血管就会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会影响消化 。
此外 , 酒后也不宜洗澡,否则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浑身无力 , 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脑中风 。建议洗澡最好安排在饭后1~2个小时 。
洗前准备不充分
秋冬季节,如果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 , 巨大的温差会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这对于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十分危险 。
如果再加上通风条件差 , 就会引发头晕、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所以,刚从户外归来不宜立刻洗澡,冷天洗前要做5分钟热身,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 按摩养生 。
从头洗到脚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 。这是因为,热气会使毛孔扩张,先洗脸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 。
洗脸的方向应由鼻子为中心向外圈清洗 。洗身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尤其是天冷时,应先用热水将双脚冲热 。
刚进入浴室时,血液会集中在头部,如果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流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 。
图干净,使劲儿搓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
使劲儿用搓澡巾搓就会破坏这层保护膜 。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 。
建议勤洗澡,而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
沐浴露一次挤很多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 。
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 , 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洗澡养生 。
另外,沐浴液中还有一种抗氧化剂BHT,当这种物质遇到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也会变得异常活跃 。
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脏,只用清水更好 , 洗后最好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
女性洗澡需要注意的五大禁忌
冷水洗澡害处多
医师说 , 洗冷水澡时因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 , 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 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应尽量避免 。
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 , 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
遇到冷水的刺激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许多细菌也会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 严重的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