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刘正成的书画跨界不必独尊水墨

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壮着胆子”举办了一场画展 。
9月15日~9月25日 , 这场主题为“金碧沉浮”的书画展在北京琉璃厂杏坛美术馆举办 。 展出了60多件以敦煌岩彩壁画为特征的金碧山水、花鸟、人物和动物画作 。
作为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书法全集》的主编 , 这是刘正成以书法家身份成名多年后 , 举办的首次跨界画展 。
1
18岁进厂当学徒 ,
玻璃瓶上画花鸟小图
画展开幕后不久 , 刘正成就离开北京 , 和他的弟弟、著名画家刘正兴以及著名巴蜀笑星李伯清一起 , 踏上了一场重走古蜀道的浪漫行程——从成都出发 , 经阆中一路向北 , 沿金牛道遗址并嘉陵江沿线往返穿梭 。
9月25日 , 他们游览了剑门关 。 烟云笼罩下的古蜀雄关 , 令人不禁想起陆游的慨叹: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和陆游孤独的身影相比 , 这三位老友结伴要快乐许多 , 他们一路游览一路创作:李伯清说散打 , 刘正兴画水墨 , 刘正成就在画上作诗题字 。
9月26日上午 , 刘正成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 他们即将从广元去明月峡 , 27日去汉中的略阳 , 也是嘉陵江的第一码头 。 这次采风的成果会再汇聚成一场联展吗?“还不知道 , 到时再看吧 。 ”
就像9月这场画展一样 , 最初也全无刻意的计划 。 去年疫情期间 , 刘正兴在伦敦乡下女儿家里住着 , 等待回国之余 , 就手痒想画画 。
差不多60年前他就开始画画了 。 今年虚岁76的刘正成 , 从16岁开始 , 一边认真临帖学写赵孟頫的小楷 , 同时也临摹《芥子园画谱》中的山水和花树 。
他18岁进工厂当学徒以前 , 家附近的玻璃生产组找他画玻璃瓶 , 五分钱一个 , 用油漆似的颜料画一些梅花、菊花、兰草 , 时不时还能挣上三块五块钱 。 “也算进入市场了 。 ”刘正成笑说 。
2
得到陈子庄的赞赏
几十年念念不忘
给了他极大鼓励和信心的一次经历 , 是得到四川国画大家陈子庄(1913~1976年)的赞赏 。 “那是1974年 , 我带了两张画和三张字 , 到一个工厂的师兄弟张金城先生家里去等我的偶像 。 ”刘正成记得 , 当时陈子庄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 , 一直在吃中药调理 , “他去张金城家 , 是去取张金城为他弄到的稀缺中药(当年中药材一度很抢手)” 。
陈子庄乘了一辆人力黄包车来 。 “见面后 , 陈先生就叫我把手中的纸卷打开 , 看见我的两张写意的松和竹的条幅 , 连声赞叹 。 然后又看我的字 , 继续赞扬说‘好!你的字笔姿好’ 。 ”
五十多年过去了 , 当初陈子庄的几句鼓励赞赏 , 始终萦绕于刘正成心间 , 让他在书法领域深耕的同时 , 也一直把绘画作为业余爱好保留 。
之前他画画 , 多半是白宣纸为底 , 画花鸟居多 。 去年困守伦敦期间 , 因为没有宣纸只好用泥金纸画 。 刘正成发现:在暗金色的纸本底子上用墨 , 画出来总觉得黑乎乎的不好看 , 必须多用彩 , 用重彩 。
刘正成画了一张威尔士的矮脚马 , 半开玩笑说(给国画)添了一个品种叫走兽 , 他把画发给弟弟看 , 刘正兴故意问他:“你画的这是狗吗?”他气坏了 , 发矮脚马的照片过去 , 说:“品种不一样 , 这种小马的脑壳要尖些 , 嘴也短些 。 ”
不过他这批画倒是正儿八经得到了两位英国专家的赞赏 , 一位是英国著名汉学家、敦煌研究学者吴芳思 , 一位是英国知名水彩画家卡洛琳·邓恩 。 “当我摆出我的这些泥金扇面画以后 , 立刻引起了她们极大的兴趣 , 看了很久 。 我问她们:好看吗?她们说:好看!”
刘正成问吴芳思:“是不是觉得色彩像敦煌壁画的感觉?”吴芳思笑了:“对头 , 就是敦煌!”
他想起了张大千主张的“由宋入唐” , 感觉自己明白了那是什么意思 。 “在宋代文人画成为主流以后 , 中国画独尊水墨 , 离开唐代敦煌壁画灿烂的彩色 , 进入了淡雅墨色的天地中 。 ”刘正成说 , 这“既把中国画引向了一个高峰 , 同时也把中国画引向了一个极端” 。
过于回避色彩强调水墨 , 在他看来就是极端 。 “所以借这次画展 , 我也提出两个问题供当代的中国画画家们思考——复兴盛唐气象传统的金碧辉煌的绘画是不是与今天中国崛起的时代气息相匹配?元明清文人水墨玄黑绘画的失意与哀怨是不是今天唯一的主题词?”
3
“二王”并非巅峰
当下是书法创作最为自由的时代
在他更加熟悉和精通的书法领域 , 刘正成也并不认同大多数人视“二王”为神话、视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为不可逾越之巅峰的看法 。
“他们代表的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高峰 , 也让书法家的个人身份和名声凸显出来了 。 ”刘正成说 , “而以前的书法 , 多半不知作者是谁 , 包括那些碑文和金文 , 后人连意思都难读懂 , 就更难对书写者留下印象 。 ”
在他看来 , 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 来自明末挂轴书法的出现 。 “以前多是手卷 , 没有条幅 。 像王羲之王献之他们写的字 , 也就汤圆大小 , 写来主要是友人之间的交流;有了挂轴之后 , 书法家就能写可供悬挂的大条幅 , 作品的装饰性更强 , 可供挥洒的空间更大 , 这便使得纯书法艺术成为主流 。 ”刘正成说 , “二王”的手卷固然精妙绝伦 , 但他们未必写得好条幅和对联 。
他个人尤为欣赏的书法艺术 , 来自“晚明六家”——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和王铎 。 “近现代的书法家中 , 吴昌硕的大篆、黄宾虹的草篆 , 以及于右任的碑草 , 也各有超越和创新 。 ”刘正成说 。
在他看来 , 汉字书写发展到今天 , 历经篆隶楷行草 , 现已进入一个极为自由的时代 。 “现代人有了甲骨文、汉简、敦煌经卷等等古代文献资料 , 在20世纪后期渐渐写出了‘破体书’——所有的书体融合在一起写 , 各自创新 , 特征多种多样、千姿百态 , 很多人看不懂 , 这也难怪 。 ”
【画展|刘正成的书画跨界不必独尊水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乔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