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家、道家均备受其影响。它也是人的一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一本包罗万象的神书,实际上将你将会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回应了。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人性的两端是善恶,事情的两端是因果。
凡有果,必有因。
生活中,因果无处不在,你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涉及因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轮回,真实不虚。
《易经》提醒:“世间上的因果定律”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1、恶因恶果
欺骗别人=害了自己
欺骗别人也许一时不会被发现,但时间长了,谎言被识破时,最后害的都是自己。
汉武帝时,有一位方士叫做栾大,言谈技巧,善于说大话,假的说的跟真的一样。
说得汉武帝都深信不疑,不仅重用了他,还把卫长公主许配给他。
然而很快,汉武帝就发现栾大的方术大多不灵验,他并没有什么神通。
愤怒的武帝一气之下判了腰斩。
他靠谎言获得了短暂的荣华富贵都是空中楼阁,转眼成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骗别人一次,别人只吃一次亏,当别人识破你的谎言时,你将吃亏一辈子。
我们知道放羊的小孩一次次欺骗信任他的乡亲的后果就是当狼真的来了,他说真话,也没有人去相信他。
为人开口须谨慎,莫要为了眼前利益,就说谎骗人,当真相出来时,谎言将无处可逃。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失信别人=坑了自己
人无信不可久立于人间,失信别人,最终都会坑了自己。
明初文学家刘基在他的《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船沉没了,他掉入水中大声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商人许诺:
“你要是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但上岸后商人却反悔了,只给了十两。
渔夫说:“先前你答应给我一百两。”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商人勃然大怒道:
“你一个打鱼的,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责怪商人不讲信用,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商人不幸又翻船了。
有人闻声而来问渔夫为何不救人,渔夫说:“这个商人不守信用,骗了我!”
最后商人自食恶果,沉入水中。
当人失去了信用,真正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人再愿意帮你。
信用是人在这个世上行走的通行证,百两黄金不抵一两信用,做人,万不可失信于人。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嫉妒别人=烦恼自己
王小波说: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总是嫉妒他人过得比自己好,从不正视自己,这是在变相地惩罚自己。
嫉妒心起,烦恼全来。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一起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韬略。
同门师兄弟,本应友爱互助才对,但庞涓却不这么想。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 易经#世间上的因果定律(百读不厌)】他深知孙膑才能远胜于自己,嫉妒使他完全忘记同门之情,心中全是怨恨。
于是他设计陷害孙膑私通齐国,砍断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使他身、心受辱。
后来,孙膑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庞涓智穷,自刎而死,死之前还心有不甘,大骂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