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头点$王羲之的“鹅头点”,800年都没有学会( 二 )


一个小点,用两笔去完成,以构成不同的形态,史上恐怕只有王羲之愿意这么干。
丧乱帖中的慕字第一点,从墨迹上分析,是先半个点,然后重新起笔写后半个点,这也是王羲之搭接笔法的特征。还有十七帖的下字,左边一点也是由两笔完成。
鹅头点$王羲之的“鹅头点”,800年都没有学会
文章插图
五,回头是岸点。
王羲之的很多点法,都不是按照我们平常的书写习惯,点下去,大不了转个折出锋。他总是喜欢把笔推到底,再回锋,从中间出锋。
象平安的“安”,“悲”,“雄”等等。有时候到底的时候是锥状,有时候有也圆状,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搞一下,也许只有他知道吧。
鹅头点$王羲之的“鹅头点”,800年都没有学会
文章插图
在王羲之之后的历代书家,无论他们学王羲之有多深,至少从此,江湖再也不见这样神出鬼没的点了。
哪怕是米芾,号称可以以假乱真而又最喜欢追求字形变化的临摹大师,也从来也没有见过象鹅头、柳叶、蝙蝠一样的点法了。
至于,是后来者为了追求简约,还是真的写不出来,不得而知。
鹅头点$王羲之的“鹅头点”,800年都没有学会
文章插图
那么,王羲之为什么要把一个点法弄得这么复杂呢?史书上没有人记载,我们也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来揣摩一二了。
首先,反映了他高超的技法以及卓越的控笔能力。
写兰亭的时候,王羲之时任太守,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华正茂之时。
而晋代是一个非常崇尚个体而轻政治的时代,尤其对书法的追随是士大夫阶层的时尚。
可以说兰亭酒桌上的亲月好友,可不是一般的酒馕饭袋,几乎都是书法高手或是忠实的王迷粉丝。
那么,在这一背景下,王羲之心情舒畅,诗人和书家的灵感如同神附体,涓涓而出,跃然纸上。
书写过程发挥了他平时的最好水平,既有从容淡定,又有险象环生,既有无限娇媚,也有俊朗挺拔。华词佳句如泉涌,笔走龙蛇纸上飞。
其次,折射出他一丝不苟的严谨创作书风和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有些人调侃说,王羲之当时可能也没想这么多。我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王羲之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存留下来的墨迹本,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小纸头,很多都是书信。
他完全没有必要象我们今天这样,为参加书法比赛或是参展而处心积虑去设计。
他是完全在自由状态下书写的,体现的就是他平常的书写状态。所有的细节,应该是他有心而为之的。
在他的内心世界,想要向世人表达的,也许正是他那种游刃有余的控笔手法,还有那些超凡脱俗的细节内容。
从他给周抚的十七帖也好,从他的手札也好,每一封信的书写风格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尽然。
点画精到,用笔细腻,精心布局,巧夺天工。
这些难道不是出于有意而为之吗?这只能说明,他的每一幅小作,他都象一件精心打磨过的玉器一样去对待,体现了他严谨追求完美的性格特质和创作要求。
再次,能够因此构筑秘而不宣的王家笔法的核心堡垒。
王羲之在他的《笔势论》中这样教诲他的小儿子王献之:“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而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在那个年代,书法是士大夫阶层的新庞和时尚,普遍的书法水平都比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很容易被人摹仿或是剽窃。
在这一背景下,王羲之只有提高他的防御等级,增加摹仿的难度,才能保持“王家军”在书坛高不可攀的地位。
一代书圣,当然不是仅靠一个点的能力而独步江湖的。王羲之除了给世人递交了一本兰亭,还开创了今草。他的书法无论是笔法,章法,墨法,结构,都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