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北宋名将写下一首词,宋初被欧阳修讥笑,却成千古名篇还选入课本

【 名篇&北宋名将写下一首词,宋初被欧阳修讥笑,却成千古名篇还选入课本】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一座神祠中,一位年轻的书生在求签。
书生先是问自己能否成为宰相,结果显示:不能。接着,他又问,如果不能成为宰相,那么我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吗?结果依旧显示:不能。
书生长叹:大丈夫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


名篇&北宋名将写下一首词,宋初被欧阳修讥笑,却成千古名篇还选入课本
文章插图

旁人就问他:
想要当宰相,是大丈夫应该怀有的志向,即便退而求其次,当医生也太卑微了吧。
书生回答:宰相可以辅佐明君治理国家,固然可以造福百姓。而技艺高超的医生,上能为君主父母治病,下能救济贫困者之疾,身在民间,同样可以福及苍生。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许多人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理想宏愿。这为书生,就是范仲淹。
医者,在古代一直地位不高,直到范仲淹传达的这种思想,使得宋朝“儒医”的大行其道,许多读书人,认识到了医生是一个神圣伟大的职业。


名篇&北宋名将写下一首词,宋初被欧阳修讥笑,却成千古名篇还选入课本
文章插图

即便科举没有成功,也可以成为一名医生济世救民。
说这个故事,只是为了体现范仲淹的一颗仁心。从这个故事以及他对世人的影响,也可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一句空口号。范仲淹有伟大的理想、高洁的品质以及非凡的能力。
边塞名将范仲淹
元好问对范仲淹的评价极为精辟:
是的,虽然大部分人熟知的范仲淹,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一位文人,但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名将。


名篇&北宋名将写下一首词,宋初被欧阳修讥笑,却成千古名篇还选入课本
文章插图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西夏,屡屡进兵犯北宋边疆。范仲淹临危受命,奔赴西北戍边。范仲淹镇守边疆的几年,西夏难以占得一丝便宜,最终悻悻而退,不敢轻易冒犯范仲淹管辖的地界。
也正因为范仲淹的这段军旅生活,所以相比同时代的文人,他更具粗犷豪迈的气质。当晏殊还在写“小楼、落花、微雨”的时候,当欧阳修还因为词作太过香艳而为人诟病时,范仲淹发前人之未发,写出了一首豪放词、边塞词。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之前,是没人这样写词的。宋初大家都喜欢婉约词,觉得那样才符合审美,所以欧阳修讥笑这是“穷塞主之词”。欧阳修后来也作了一首《渔家傲》,学者认为远不如范仲淹之作。
但后世学者对这首非常推崇,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也受到这首词的影响。


名篇&北宋名将写下一首词,宋初被欧阳修讥笑,却成千古名篇还选入课本
文章插图

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范仲淹人陕西经略副使,在边塞抵御西夏。一个秋天,范仲淹登高而望,有感而发。

首句,范仲淹感叹边塞苦寒,秋天也与中原不一样,想必是狂风卷着沙土,拍打在人的脸上,所以大雁,毫无在这里停留的意思,飞到了衡阳。雁尚且如此,人何以堪。戍边的将士,不能说回就回,他们为了守护家园,数十年如一日忍受着边塞的艰辛。
时至黄昏,军营中传来了沉闷的号角声,四面八方的风声、羌笛以及军营人马呼喊的声音,一起涌来。这是边塞独有的声音,边声在千山叠嶂回荡。
远山更远处,是苍茫无尽,长烟落日,在边塞显得更为孤寂悲凉。黑暗来临之际,是最容易思乡,最容易情绪翻涌的时刻。一座孤城,也在落日完全下沉之前,关上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