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社&虎丘曲会 意味悠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昆曲社&虎丘曲会 意味悠长
文章插图
图①: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影像中国
图②:昆曲爱好者在虎丘曲会上表演。
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唱腔婉转,彩袖翻飞,日前在江苏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苏州虎丘曲会,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曲友参与。如今,有数百年历史的虎丘曲会不仅是曲友们的盛会,也成为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月白风清之际,登临千人石,彩袖翻飞间,喉清韵雅,霓虹闪烁处,声声萦绕……日前,第二十二届中国苏州虎丘曲会在江苏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36个曲社的近200名曲友围坐千人石上,唱起婉转昆曲。开幕当晚,盛会吸引了120万人次在线观看。
2000年,苏州恢复举办虎丘曲会,到今年已经举办了22届。虎丘曲会给苏州带来了什么?又如何影响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来听听曲友、观众和管理者怎么说。
优兰曲社负责人尤梅俊:
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今年曲会,我们优兰曲社有十几名曲友参加,准备了6个节目。夜幕降临,虎丘山上华灯初上。我们围坐在一起,于亭台楼阁间,吟咏较艺、竞技演唱。水袖柔婉、昆腔曼妙,曲至动人处,台上曲友欢呼不止,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曲会夜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沉醉其中,其情其景,久久难以忘怀。
事实上,我与虎丘曲会结缘已久。1958年,我17岁,考入了江苏省戏剧学院学昆曲。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近40年间我没有再接触昆曲。直到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第一届虎丘曲会,并登台唱了几个曲目,获得了曲友们的赞扬。我受到鼓舞,开始重拾昆曲,从此以后,昆曲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虎丘曲会的恢复,给曲友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切磋技艺,还可以与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现场交流互动,提升演唱水平。
这些年来,借助虎丘曲会这个舞台,我认识了很多曲友。2012年,我牵头成立了优兰曲社,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曲社已经拥有60多名成员。2017年,我借探亲的机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成立了昆曲社,成立第二年,布里斯班昆曲社就派代表来苏州参加了虎丘曲会,并在开幕式上表演了昆曲《牡丹亭·寻梦》片段。
我已连续参加了22届虎丘曲会,第一次参加时,我还没有退休,如今我已经80岁了。曲会刚恢复那几年,曲友几乎全是老人。最近几年,从台上往下看,大都是年轻的面孔,中青年曲友占据了绝大多数。
昆曲爱好者刘潇:
享受沉浸式体验之旅
虽然我是苏州人,在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间长大,但平常很少接触昆曲,只在剧场里观看过几场演出,真正让我迷上昆曲的还是虎丘曲会。
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观看了虎丘曲会,并很快对这别具格调的昆曲盛会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以后,只要不是太忙,我几乎每年都会来现场观看曲会。
晚上6点刚过,暮色渐浓,走进虎丘山,循着红色灯笼浅照的青石板台阶往上走,不一会儿便到了千人石旁。这里早已聚集了数百名来自各地的曲友和观众。
晚风吹拂,月影浮动。伴随着两声清脆响亮的鸣锣声,今年的虎丘曲会正式开唱。曲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牡丹亭》《长生殿》《浣纱记》等一支支经典昆曲令人如痴如醉。除了业余曲友,蔡正仁、王芳等昆曲名家也登场献艺,观众在曲会中充分感受昆曲的魅力。
虎丘曲会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曲艺的沉浸式体验之旅。主办方通过现代光影技术,将潮流元素融于传统昆曲文化中。现场观众于朦胧夜色中,看水袖翻转、赏曲中故事,随着舞台灯光不停地闪烁,在婉转的旋律中,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虎丘曲会“千人石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