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柳永难得一见的沉雄之作,连苏轼忍不住赞道: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是北宋的第一个专业词人,“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然而自古文人相轻,即使柳永的词风靡天下,当时的文人对他还是颇有微词。
例如当时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上都混得很开的晏殊,就十分看不上柳永。
传闻柳永曾拿着自己的作品集前去拜访晏殊,晏殊很不屑,“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
“针线慵拈伴伊坐”出自柳永的《定风波》,是一首闺怨词。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古代士子的追求,身居高位的晏殊对于柳永这种转为歌女抱不平的词作,自是看不上。
还有苏轼,也常常和柳永较劲儿,“我词何如柳七?”
还曾痛批自己的弟子秦观“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
可见虽然当时柳永的词作盛行一时,却终因格调不高,多受文人诟病。
文章插图
然而他却有一首词,连一向挑剔他的苏轼,也忍不住赞叹“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这首令苏轼赞不绝口的词作名为《八声甘州》,是柳永生平难得一见的沉雄之作。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抑郁不得志,曾四次科举落榜,常年漂泊天涯,因此留下了很多抒发羁旅之愁的作品。
这首《八声甘州》便是其中的代表,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雨后秋景图,道尽了思乡怀人之苦,历来为后世所推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文章插图
上半阕描写的是词人登临所见之景,融情于景,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这首词以一场“暮雨”拉开了秋的序幕。
【 柳永$柳永难得一见的沉雄之作,连苏轼忍不住赞道:不减唐人高处】开头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三个动词,“对”字写出了词人登高望远的姿态,引领全文;“洒”字写出了秋雨的飘逸,营造了一种很阔大的意境;而“洗”字将雨后的清冷之景写到了极致。
仅三个动词,便将一幅恢弘阔大,清新自然的雨后清秋图描绘得如在目前,足见词人炼字功底之深厚。
接下来三句从大处着眼,描写秋雨过后,关河冷落的景象,历来备受推崇。
和前两句不同,这里最值得玩味的是形容词的运用,“凄紧”既突出了秋风的凛冽,同时也是词人的心情写照;“冷落”二字同样也是如此,一语双关,景中寓情。
风雨中,仿佛整片天地都笼罩在秋的凄冷中,漂泊异乡词人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心境可想而知。
“残照当楼”一句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很凄凉也很悲壮。
文章插图
接着的“红衰翠减”是对前面“关河冷落”这一句的展开描写,到处都是纷飞的落叶,凋零的花朵,突出了秋的萧瑟,自然也勾起了词人心中的愁绪。
最后两句“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既流抒发了一种了韶华易逝的慨叹,又暗示了词人那如长江水般绵绵不绝的愁情。
上半阕看似句句写景,实际词人眼中的景都融入了他的个人情感,就像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大自然的苍茫凄凉的秋景,与词人的愁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酣畅淋漓,意境高远。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唐寅|弘治十二年的那场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吴宽信札揭露实情!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满山川@采撷日光的暖意,走进冬之素简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