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文章插图
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初唐大体从618年唐代开国一直到712年开元前夕,这个时代基本属于探索阶段。李世民鼓励诗歌创作,与宫廷诗人频繁唱和,逐渐涌现出了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人(上官仪还是上官婉儿的祖父)。另一边则是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革新派。卢照邻、骆宾王擅长歌行,王勃、杨炯擅长五律。
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文章插图
卢照邻有《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王勃则有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初唐四杰同期的还有“文章四友”。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就是其中之一。大概武后时期,台阁诗人宋之问、沈佺期改革上官体。在初唐四杰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五律的定型。他们的名字也许有点陌生,但是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便出自宋之问。沈、宋同期还有一个不太受重视的民间诗人。
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文章插图
他在登幽州台时写下了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就是陈子昂。这时候已经是初盛唐之交。扬州有个诗人名叫张若虚,写下了《春江花月夜》。这样的名篇,类似的诗风呢还有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正是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诗歌题材摆脱了宫廷唱和,境界大开又进一步发展了歌行体以及创造并且完成了律诗。一切都在为盛唐气象的出现筹备妥当。
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文章插图
盛唐大体从玄宗开元到代宗大历年前约50多年,这个时候有多精彩。张九龄为相取四方贤才,诗歌彻底打破之前由宫廷文人主持的局面。四散天下的各地才子登上了诗坛,争奇斗艳。《河岳英灵集》中说: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一派是山水诗人有被称为诗佛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被同时代的人称为“诗匠”。另一位代表诗人孟浩然,人们评价他是“天下称其尽美”除此之外,还有写下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常建等人。另一派则是边塞诗人,他们都是自负豪侠型的才子。
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文章插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七绝圣手王昌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高适。还有岑参、王之涣、王翰、崔浩等等,他们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千古名篇。当然盛唐乃至整个古代都不得不提的两座顶峰。在这个时代出现,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至死的谪仙人,另一个是忧国忧民的杜拾遗,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交相辉映。可以看到李白、杜甫都是在继承初唐乃至学习同期诗人的基础上,经过了千锤百炼,以至炉火纯青。现在回头看,整个盛唐的出现过于迅猛、凌厉,甚至是过早的到达了顶峰,以至于一场安史之乱的浩劫之后,整个诗坛也逐渐衰落。
刘禹锡#把诗歌推向历史顶峰的唐朝那些诗人
文章插图
接下来中唐大历到文宗太和约七十年的时间,首先登场的是大历诗人,他们基本处于从盛唐向中唐的过渡的群体。安史之乱之后,衰败情绪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已经不太有盛唐那种昂扬的自信,逐渐变得内敛孤寂,代表呢有大历十才子。比如说写下了“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的韩翃等。除此之外,还有“春潮带雨晚来急”的韦应物。“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刘长卿。“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李益,都是这个时期的诗人。经过大历之后,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产生两大诗歌群体。一个是以韩愈、孟郊为主的诗派,他们写诗讲究“比捕造化”要写的雄奇不凡。另一个则是以元稹白居易为主的诗派。苏轼说他们是“元清白俗”,也就是写诗要浅白通俗。这两个人还发起了新乐府运动,改革诗歌。那个写下《悯农》的李绅也是这一派的。这两派,其实都是在学杜甫,韩梦学他的奇崛,元、白学他的写实。在这两排之间,还有刘禹锡、柳宗元。两个始终被贬落魄不堪的人,一生都在寻找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