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特点
诗歌语言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 , 具有鲜明的节奏 , 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 , 语句一般分行排列 , 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 江水映日 ,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 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 要准确答题 ,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5答题示例: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5答题示例: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歌语言特点,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
4答题示例: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 “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 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八.古诗鉴赏歌诀
以上就是关于诗歌语言特点,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的全部内容,以及诗歌语言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 计算机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 数学加减法编程 大整数加法c语言思路
- 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 哥特式艺术特点,哥特式美术艺术特点是什么
- 矿物分类的级序和主要方案特点
- 光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 硅橡胶的特性及用途,玻璃纤维布用硅橡胶的特点是什么
- 中职生的年龄特点
- 汇编语言dw用法,HTML文档怎样创建一个列表
- 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