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我在山西画“破庙”,再不画就看不到了( 二 )


新京报@我在山西画“破庙”,再不画就看不到了
文章插图
2016年,连达手绘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石屯村环翠楼。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在你看来,山西乡村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如何?
连达:在山西的城镇和乡村里,还有大量的古建筑,保有别处难得一见的古老风貌。比如一些古镇、乡村保存着清代面貌的街道和店铺,甚至铺路的石头都有几百年历史,还有连片的老宅子。
目前,山西乡村的古建筑保护并不乐观,许多极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宅子和古民居被新房子取代,一些古村落日渐萎缩。还有一些偏远的村庄因为人口外迁几近荒废,老宅子成片坍塌。
古建筑保护应处理好
“新农村和古民居的关系”
新京报:你认为山西古建筑逐渐消亡的原因有哪些?
连达:我觉得因素很多。城镇化发展,乡村人口流失,导致古建筑得不到该有的维护修缮。古建筑与城镇、旅游开发的关系也需要平衡。
同时,失去管护的古建筑会成为文物盗窃分子掠夺的对象,不少建筑甚至被盗光拆烂。从房顶的琉璃、檐下的木雕、房基的柱础到石刻石兽,只要能搬走的都有人偷,许多庙宇被偷得精光,连屋脊都光秃秃的。
此外,盲目修缮也对古建筑造成了伤害。部分地区对破败的古建筑进行修缮,但缺乏专业知识,把庙宇刷得“花红柳绿”,使文物失去其本身的特征。这样的修缮对文物来讲又是一种伤害。
新京报@我在山西画“破庙”,再不画就看不到了
文章插图
2019年,连达手绘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田庄村全神庙。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对古建筑特别是乡村古建筑保护有哪些建议?
连达: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应该处理好新农村和古民居的关系,尽可能保留传统民居的生存空间,不使古民居因人民的居住条件的变化而消亡。
从专业修缮的角度看,希望濒危的古建筑能得到专业、合理的修缮,不应轻易改变和粉饰其外观和内部结构,尽可能保护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在不影响古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大修更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落架,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就是“但愿延年益寿,不希望返老还童”。
另外,还应该从源头上肃清文物盗窃和买卖,斩断危害古建筑安全的利益链条,否则对古建筑的破坏还会层出不穷。
采访人员︱胡闲鹤
编辑︱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