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帝&东晋宰相何充的政治战术:盯死上家,喂牌下家,不料下家胡了大胡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手挥五弦
魏晋以来祖尚虚浮,这种风气到东晋更是愈演愈烈,名士们占据官位却热衷于清淡,不屑处理公务。在这样的氛围中,何充算是一个异类,他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能舍清谈而取公务,与主流格格不入。
康帝&东晋宰相何充的政治战术:盯死上家,喂牌下家,不料下家胡了大胡
文章插图

王濛、刘惔,还有僧人竺法深,曾经上门约何充清谈。这三人都是当时清谈界有名头的大腕,联袂相邀委实非同小可。何充却忙着埋头处理公文,顾不上陪客。三人受到冷遇,感到非常不满,王濛出言嘲讽何充,竟然拘泥于俗务不应对清淡雅事,颇有责怪何充不识好歹的意思。何充气场很足,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说我要不干这些俗事,你们吃什么?王刘诸人纵然是辩论高手,却被这句话怼得没一点脾气。
就是这个何充,曾在东晋政坛显赫一时,官至宰辅高位。虽然权势与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这样掌控朝政大权的地位无法相比,但在东晋历史上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何充的政绩来看,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亮点。风评甚至还有点负面,认为何充毫无修正改革的作为,只不过是为人刚强果敢有度量而已。而崇尚佛教,大建庙宇,浪费巨资施舍僧人,更是遭人非议。然而何充做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和庾氏家族作对,从庾亮去世开始,一直到庾家最后一位重要人物庾翼去世,真可谓是不死不休。这大概就是朝廷重用何充的目的,避免庾氏一家独大。刚刚吃过琅琊王氏坐大后王敦造反的亏,不想再来一次了。
为了终结庾家的权势,何充力挺桓温上位取而代之,却没想到后来的桓温更甚于庾氏。如果这是一场麻将牌局,那就是何充为了限制手气极旺的上家,坚持给下家喂牌,结果下家做成了超级大胡。

(一)与庾氏斗:不要误会,就是针对你
在成帝死后选择继承人一事上,何充就和庾氏唱起了反调。当时庾亮已死,庾冰、庾翼兄弟代表庾家继续掌权,二人作为成帝的舅舅,为了保持对局势的把控,选择以成帝的弟弟继位,还是自家外甥,理由是国家外有强敌,新皇帝年纪太小可不行。何充则坚持要求还是父子相传,不能坏了惯例,但终究拗不过庾家兄弟。其实庾氏的出发动机虽然为私,但在当时的形势下,选择年长一点的皇帝确实更加合理。虽说可能会让庾家更为强势,但权衡利弊,终究是国家安全更为重要。这样看来,何充的主意就有点对人不对事了。
成帝的弟弟继位,就是康帝,不久何充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出镇京口。何充这次外任非常微妙,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避免与庾氏相争,其实恰恰相反,正是针锋相对。当时庾翼稳居上游,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军事,何充外任后,就在下游形成了能制约庾翼的力量,形成了上下游的平衡,防止庾家独大威胁朝廷。一年以后,庾翼以北伐为名,不顾朝廷的反对移镇襄阳。朝中的庾冰跟着要求都督荆、江、宁、益、梁、交、广七州、豫州之四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接替庾翼出镇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
康帝&东晋宰相何充的政治战术:盯死上家,喂牌下家,不料下家胡了大胡
文章插图

二庾同居上游,改变了上下游的平衡态势。何充闻讯马上入朝上言,以庾冰是帝舅,辅政身份重要为由,强烈反对庾冰外出,不过没有成功。朝廷旋即安排何充转任督扬、豫以及徐州之琅邪诸军事,领扬州刺史,仍旧以录尚书事的身份辅政,在掌控下游力量的同时居朝坐镇,这应该是朝廷在无力阻止庾冰外出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应对手段。两次任命都如此有针对性,应该不是巧合那么简单,只能说是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