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周奇墨:我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是脱口秀天花板
本刊采访人员/仇广宇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结束了 , 本届“大王”属于那个高个子 , 戴眼镜 , 说话慢悠悠 , 表情动作传神的周奇墨 。
在2020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 , 周奇墨被誉为脱口秀界的“元老”“天花板” , 却只走到了半决赛 。 到了2021年 , 随着“Listen to Baibai”这句天津味儿英语的出圈 , 人们在会心大笑的同时 , 也逐渐发现了周奇墨那些精准模仿、传神表演的背后 , 藏着对那些和他一样的都市小人物的深刻关怀 。 总有人在弹幕里说:这演的不就是我吗?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临近结束时 , 《中国新闻周刊》曾专访过周奇墨 , 以下是他的自述 。
一场演出挣16块钱
我最开始接触到脱口秀 , 是2008年、2009年前后 , 那时我还在上大学 , 校内网上经常会上传一些国外(脱口秀)演员的表演片段 , 印象比较深的是乔治·卡林 。 后来我在北京做英语培训老师以后 , 有一次上网看到了演员宋飞(Jerry Seinfeld)的专场 , 特别被他这种舞台形式所打动 , 觉得他的段子既微妙又好笑 。
【酒吧|周奇墨:我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是脱口秀天花板】2015年 , 我开始在北京寻找线下的脱口秀演出场地 , 那时只是想着说脱口秀当作业余爱好 , 就加入了当时的北京脱口秀俱乐部 。 我第一次正式说脱口秀是在三里屯的一个酒吧 , 名字叫“途中” , 现在这个酒吧可能都不在了 。 上台非常紧张 , 几分钟内手脚都是冰凉的 , 候场时也没心思看别的演员演出 , 一直在背自己的词儿 。 那是一次招新演出 , 演下来之后观众反应还不错 , 不算太冷场 , 后来就这样说下来了 。
但当时也没想把脱口秀作为职业 , 就是个兴趣爱好 。 促使我做全职脱口秀的原因有两个:第一 , 不想再做老师了 , 这职业太累 , 也不是我最想干的事情;第二 , 当时在北京有了第一个全职脱口秀演员——石老板 , 他还是做金融行业的 , 很热门 , 都辞掉了工作 。 他的举动让我也想破釜沉舟地干一把 。 当时没有太多顾虑 , 觉得培训这一行也随时可以再回去 , 大不了在我饿死之前 , 还是可以回去当老师嘛 。
那时 , 我是全职演员 , 但内心知道自己还不是职业演员 。 职业演员的意思是 , 你能拿这个手艺去养活自己 , 这是底线 , 但在当时的环境里 , 哪怕你全职在做脱口秀 , 也没有太多常规的演出 。 我印象中 , 当时全北京差不多只有我和石老板两个全职演员 。
那时 , 我和石老板会主动去联系演出 , 自己做自己的经纪人 。 有一次我们在798附近租了个场地办“双拼”演出 , 我说 , 咱俩去搞“地面推广”吧 。 我们找人做了一个海报 , 大冬天的 , 在园区里发传单 。 我完全没有做过市场 , 异想天开 , 想着应该会有不少人来 。 当天现场倒也坐满了 , 可没有人是通过我的推广来的 , 都是之前看过我们表演的“观众微信群”里的人和他们的朋友 。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我的收入水平都没有回到我之前做老师的时候 , 这不是说做老师的收入多高 , 而是全职说脱口秀的风险很大 。 在石老板成立“单立人喜剧”并正式签约演员之前 , 北京没有机构能够给演员组织这种常规性的专业演出 。 所以 , 那时喜欢讲脱口秀的演员只能自己攒演出 , 会有人说一声:你最近想不想讲开放麦?看到大家都挺想讲的 , 那就联系之前办过演出的酒吧 , “攒”一个开放麦 。
文章图片
周奇墨 。 图/受访者提供
当时国内的脱口秀俱乐部都是出于个人爱好组建 , 一周有几次演出计划 , 有时候甚至一个月才一场 , 也不全是商业性质的演出 , 大部分是免费的 , 这种演出也就是会给酒吧带来一点流量 。 也有演出平台 , 比如“幽默小区” , 但他们不签约演员 , 一个月组织两、三次演出 。 而且 , 一个演员的段子短期内不可能再用了 , 为了保证每场演出都不太一样 , 只能大家轮着演 , 不能连续 。
- 军旅|《王牌部队》今晚收官,导演刘岩:我重温了军营回忆,更讲了“理想主义”
- 陶虹|《我心飞扬》将上映,孟美岐首部大制作电影,竟被要求下架?
- 补充|我始终认为Be美学反而是常态,总让人难忘,偶尔想起也会心头一颤
- 现实|《大好时光》袁浩、珊珊分手,原因很现实,网友:是我也会这么做
- 其成|周星驰《新喜剧之王》:影迷越是捧场,对星爷越没有帮助
- 鹰节|韩寒:百花奖还在颁奖,我以为早就倒闭了
- 青春|为什么我说《青春斗》评分差,赵宝刚导演要负80%的责任?
- 无敌|陈哲远、沈月新剧《我的反派男友》,女作家VS腹黑反派,好期待
- 陈佩斯|春晚“小品王”的离去,我们终于迎来了小品不好笑的时代
- rap|何炅新节目“一拖八”太难了!网友:谁再说谢娜不行,我跟他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