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清|【湖南】钟爱群|四美堂的故事之一百:资清哥(散文)

资清|【湖南】钟爱群|四美堂的故事之一百:资清哥(散文)
本文图片

崇文|博学|慎思|笃行
资清|【湖南】钟爱群|四美堂的故事之一百:资清哥(散文)
本文图片

四美堂的故事之一百
资清哥(散文)
钟爱群
【资清|【湖南】钟爱群|四美堂的故事之一百:资清哥(散文)】资清哥名叫符资清 , 是我三伯文葵的女婿 , 堂姐桃秀的丈夫 。 今年已90岁高龄 。
其所以取名叫资清 , 我猜想 , 就因为他家住在离修山镇不到一公里的资江河边 , 一年四季 , 水清澈碧透 。 其父母对他期望很高 , 寓意是叫他要像资江的水那样 , 清清白白地做人 , 故曰资清 。
他家世代农耕 , 辛勤劳作 , 到了祖辈 , 渐渐地 , 家中有了积蓄 , 成了乡村富户 。 而到了父辈 , 除了农作 , 还兼做河水生意 , 家庭虽富 , 其父却积劳成疾 , 累出了痨病 。
当时的富庶人家 , 唯一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学读书 , 以便继承家业 , 青云直上 , 有所升迁 。 于是 , 便送资清哥入就近的钟氏私立湘山中学读书 , 终于中学毕业 。
解放初期 , 初中文化是乡村很有学问的人 。 资清哥得以机会 , 被推荐当上了人民教师 。
我父亲1948年8月 , 在赤塘保国民学校任教 。 1950年春 , 调到原属三堂街区的千工坝中小汤家村小学 。 而资清哥却在原属修山区的清塘村小学教书 。
两校均在浮邱山脚下 , 只隔一个朱家坳 , 不到一公里 。 却因彼此教学繁忙 , 还要昼夜参加当地的土改复查 , 哪有工夫走亲访友 。
直到1952年春 , 母亲回家种田 , 我随母亲回老家读书 。 53年春节 , 我才第一次见到了资清哥 。
那时的资清哥 , 二十出头 , 一米七几的个孑 , 血气方刚 , 英俊?洒 , 一表人才 。 在我的灵魂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56年9月 , 我有幸到修山完小附设初中(后改为桃江三中)读书 , 常到资清哥家打扰 , 尤其是得到了桃姐的关爱 , 但仍很少见到资清哥 。
我初中毕业后 , 因继续升学和工作 , 又一个10年基本上没见过他 。 从69年后的再一个10年 , 我调回老家工作 , 虽见面的机会多了 , 但也因工作 , 终是匆忙来匆忙回 。
可喜的是2007年以后 , 我们彼此已退了休 , 见面的时间多了 , 闲聊的机会多了 。
资清哥是一位老实忠厚的人 , 一心向党 , 始终为民 。 从教四十余年 , 在解放初的落后贫困中 , 在五、六十年代红红火火的战天斗地中 , 在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中 , 他跟党走毫不动摇 , 闹革命意志坚强 。 在风口浪尖 , 没有站错过队 , 走错过路 , 兢兢业业工作 , 老老实实做人 , 扎扎实实办事 , 从一位普通教师升任为中小教导主任 , 多次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 。
资清哥又是一位孝敬长辈 , 讲仁义礼智信的人 。 为钟家70余年的女婿 , 不管家庭怎么困难 , 工作怎么繁忙 , 一如既往 , 每年四时八节 , 总要带妻室儿女前来拜访探望 , 问寒问暖 , 爰抚关怀 , 感人甚深 。
如今 , 我老了 , 资清哥比我长10岁 , 更老了 , 我们的父母和妻子也已过世了 。 但唯愿我们的子孙后代 , 不忘祖德 , 铬记亲情 , 胜似苍松翠柏 , 万古长青!
资清|【湖南】钟爱群|四美堂的故事之一百:资清哥(散文)
本文图片

作者简介
钟爱群 , 湖南桃江人 , 世界华人文学研究会会员 , 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 益阳市文联会员 , 桃江县老干诗协理事 。 作品散见于全同各级报刊和《红烛诗刊》《红烛文苑》《红烛作家文学》《大众诗刊》《记得歌时》等微刊 , 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