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竞争也同样日益激烈,人们总是有意无意的给自己增加压力,一旦承受不住,就容易出现抑郁问题 。可见压力就是抑郁之源 。如果没有压力,能够开心的生活、工作,哪里还会有抑郁的出现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插图
社会发展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但这并不代表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相反可能还有下滑的趋势 。越多越多的人抑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但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因此否认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快乐的享受这一发展成果,以避免抑郁的出现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 , 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着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 。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 , 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 , 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 。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着持久的抑制 。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 , 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 。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 。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 。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 应提高警惕 。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 。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 。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 。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 , 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 。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 。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
文章插图
压力虽然是抑郁之源,但是我们也要清楚抑郁难道就仅仅是因为有压力吗?这显然是不对的 。还有一些因素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
一、心理失衡,这是人性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对自己有一定的期望值,如果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事事反而不如人,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抑郁的情绪状态 。
二、被毁灭的价值观,当你一直认为是正确的人和事,可最后事实却证明,你所认识的,你所为之努力获取的一切,都是枉然的时候,心理会出现很大的失落,这样的落差,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的话 , 就会形成抑郁的心理状态 。
三、越过了自己的年龄和阅历,承受了这个年龄段不应该承受的东西 , 把本不该自己承担的压力都扛着,勉为其难 。对于这些超过自己能够承受的事情,还是建议能够放下 。
以上这几点,是很多抑郁患者的共性 , 但是还有一些特性的东西 。之所以会得抑制,通常不是一、二个原因的问题,多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抑郁不仅与个人的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有关,还与一个人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 。一个人抗压能力再强,心理承受能力再好,也有无法忍受的事情,也有无法抗过去的压力 。
文章插图
预防
【压力是抑郁之源 现代人抑郁的治疗法则】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 , 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 。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 , 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 以防复发 。
文章插图
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
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 。忌辛辣刺激食物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 眼睛干涩疲劳如何是好 缓解眼部疲劳预防干眼小偏方
- 塑料布用什么胶能粘接
- 莘字做名字的寓意
- 火势向上蔓延的最快途径是什么
- 葡萄是酸性还是碱性
- 秋分是农历还是公历
- 鸟的天堂榕树有多大
- 八大金刚是哪几位
- 经济学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本科专业 经济学类包括什么专业
- 婚宴请柬格式_请柬的正确填写格式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