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界十大人物的马未都,为何偏不收中国字画?王朔用一句话回答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戴复古
说起古玩收藏,那么想必大家都能想到马未都老师。作为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很多人认识他是在电视节目上,看着马老师胸有成竹,有条有理地分析一件件艺术品,甚至能准确的辨别年份和它背后可能存在的历史故事,很难不崇拜他。
书画@收藏界十大人物的马未都,为何偏不收中国字画?王朔用一句话回答
文章插图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马老师鉴赏的文物,大多是珠宝瓷器等等这些实物,却很少在书画上有什么研究。甚至于他的众多藏品中,书画真的是凤毛麟角。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一、发家之路,起源于此
话说这马老师的古玩发家之路,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野路子”,他的出身可谓平凡也不平凡。平凡之处在于,他并不是正儿八经的文物有关专业的深造学生,只是后来由于自己的热爱慢慢接触到了这个圈子。
不平凡之处在于,马老师的出生时机非常巧。在那个年代,军二代,红二代是很了不得的背景。
马老师这种军中大院出来的孩子,在当时能够接触到最新颖,最新潮的思想和消息。他们的背景和人脉,注定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所以马老师即时半路出家,他的经历和财力都可以支撑他走下去。
书画@收藏界十大人物的马未都,为何偏不收中国字画?王朔用一句话回答
文章插图

有了这样的背景,那么马老师就本着热爱走进了古玩的圈子。他刚开始接触这些时,常常在北京城的小巷子里去淘宝。这些街头小摊上,大部分都是各种器具和玉石。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这些东西都比书画遇到真的概率大得多。
就这样马老师迈进了古玩的世界,他收藏的主要方式就是常说的“捡漏”。在北京胡同的地摊上大海捞针地寻找真品,用低价收购。然后再高价卖出,因为此时马老师的资金并不足以支撑他肆无忌惮的收藏珍品。所以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收购更多的宝贝。就以这样的方式,马老师的藏品越来越丰富。
但是要知道的是,书画这种东西本来就极其难在民间遇到真正的宝贝,而且珍品都要价极高,甚至远远超出了本身的价值。这对一个商人来说是大忌,他们会让自己的付出得到最大化的收益。所以综上所述,马老师的收藏之路从一开始就没往书画这方面靠拢。
书画@收藏界十大人物的马未都,为何偏不收中国字画?王朔用一句话回答
文章插图

二、引路恩师,社会背景
马老师刚入这行的时候,带他入门的老师也是专攻古器物这一方面的。所以他带马老师接触到的人际关系和古玩市场大多也都是这方面的。其次,在书画鉴赏这一方面,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要鉴赏书画必须是科班出身,要受过专业的教育才能被业内认可。
这也不算是空穴来风,毕竟在书画鉴赏这一方面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甚至要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稍有差错,很容易就鉴别出错。所以马老师这种“半路出家”的人,当时并不被认可。
书画@收藏界十大人物的马未都,为何偏不收中国字画?王朔用一句话回答
文章插图

再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时局比较动乱。人们大多比较热衷于古玩玉器,这些在市场上流传得也比较广泛,而书画在当时并不被大众所喜欢。甚至于精品的书画早已在那些大收藏家手里,并不外传。更为精品的书画,常常拍出天价。